第111章 “名将”之败[第1页/共2页]
“你说说!”刘承祐看着这名还算年青的下级军官:“为何投诚大汉?”
一向以来,刘承祐都是以严肃冷肃示人,这些年,固然“面瘫”的弊端有所好转,但冷起脸来,还是有些骇人的。而对于这干降将来讲,感到则更深,跪在堂间,心中忐忑,周遭很静,冷飕飕的,直觉汉帝的目光有些伤害,一个个,都下认识地埋下了头。
前夕,此人缒城而下,替徐象通报降意,得以被刘承祐访问。当时,此人就给刘承祐留下比较深的印象,此人长相固然浅显,但目光锋利,面对本身的问话,应对得体,言辞清楚而有层次,并且较着是读过书的。
倒是徐象,谢恩之余,面庞之间,隐露戚戚之色,刘承祐重视到了,以此问他。
此番主动投效北汉的唐将,还不算少,以徐象为主,高低将校,有个十几人。一时候,刘承祐没说话,只是以一种平平的目光,核阅着这些人。
叮咛完何敬洙的后事,刘承祐俄然想到更多,扭头叮咛道:“李昉,你文采好!替朕拟一封《告淮南士民书》,陈大汉良政,述朕之用心。传檄淮南诸州,凡愿降服大汉者,必全其性命,护其财产,使其无有侵害!”
未下之州县,凡主动投效大汉者,可保存之官职。另,诏令东京,让留守宰臣们,自两京勋略、留台职吏、三馆学士及诸科进士中,提拔良才,筹办调配淮南充当!”
听刘承祐的叮咛,在场的文武将臣,都不由遭到了些情感传染,天子这较着是在开端落实消化淮南为汉土,归化淮民为汉民。而他们雄师南下,浴血厮杀,不恰是为此目标,建此功业吗?更隐性的,是一种潜移默化间对于大汉的归属感与名誉感。
厥后,在寿春修整两日,清算兵马,弥补军器,朕要囊括淮南!”
“都免礼吧!”
听完这张懿的话,刘承祐抬指,淡淡道:“此言虽则功利,但不失实在。朕喜好,实诚人!”
散议以后,刘承祐仍旧精力饱满地,在节度府衙中转了转,环境比较朴实,未有奢玩。胜利以后的闲暇,命人取来寿州籍册、图志检察,没两刻钟,张德钧前来通禀,徐象等唐军将校求见!
随明主,创建江山,开疆拓土,大丈夫当为也!
刘承祐嘴角微微勾起,语气中不带甚么情感,说:“神卫军,但是伪唐禁军,宿卫金陵,你为一军都指,当受伪唐朝廷信赖才是,何故献城相投,难道有背主叛国之嫌?”
刘承祐话落,本就心存忐忑的徐象更加严峻,汉天子的话可有些不善,立即应道:“末将痴顽,但素知天威难抗,不敢对抗。臣早在金陵,知伪唐君聩臣骄,朝政糜废,忠佞无别,奖惩无当,盘据之国,必不是中原大朝的敌手。而况于陛下贤明雄略,绝非李氏可敌!故而,知识达务,投效于陛下,愿为牛马走,为陛下与朝廷差遣,还望陛下收纳!”
“是!”
节度衙堂上,刘承祐大马金刀地坐着,接管唐军降将们的参拜,高高在上,严肃凌人。毕竟是降将,刘承祐能够厚待以报其投效之功,但是同大汉禁军比拟,必须有所辨别。
俄然被唤道,终究有了名字的神卫小校躬身答道:“恰是!”
又看向那张懿:“朕观你才调见地,藏于腹中,当为朕所用,便就任怀德军都虞侯!”
淡淡一笑,刘承祐看向徐象身边的那名小校,也是前夕缒城表诚的信使,说道:“你叫张懿?”
再者,鸟择其木,臣择其主,陛下乃当世明主,贤臣良将争相效力,卑将等见机投效,亦为谋一份前程。
对于禁军,刘承祐是五分严肃,五分恩德。对于这些降将,以恩禄拉拢之,以严肃震慑之,并且,威过于恩。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