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关东风云[第1页/共4页]
与此同时,本在陈留冬眠的曹操看到机遇,毫不踌躇率兵北长进入东郡,与黑山军作战。
冀州乱,青州乱,一样兖州也乱。
孙坚不愧是江东猛虎,几近战无不堪,带兵南下后,先是在樊城和邓县之间击败黄祖,然后一起乘胜追击,度过汉水,直至兵临襄阳城下。
黄祖带兵返来,出城再次与孙坚大战,而后再次被孙坚打败,逃往襄阳城外的岘山。孙坚率兵追击,但在追击时中了埋伏,黄祖伏兵从竹林间发射暗箭,孙坚中箭身亡,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河东、上党情势可谓一片大好,而太原郡也在安定管理当中。
东郡附属兖州,但地理位置却在兖州边疆,与河内郡和冀州魏郡毗邻,曹操进入东郡后,将兵马驻扎在东郡东武阳和顿丘一带,背靠冀州魏郡依托袁绍,如同一颗钉子,与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构成一道防地,紧紧卡住了黑山军与黄巾军的汇合。
但事与愿违,自张角三兄弟身后,黄巾军贫乏精力魁首,加上自觉扩大,早已落空了节制,自中平元年黄巾之乱以来,青州一向就是最乱的一个州,三十万黄巾如同蝗虫过境,加上天灾连连,一遍又一遍培植着青州这片大地,官吏灭亡、百姓不敢耕作,或是插手黄巾,或是四周逃散,导致地盘荒凉、青黄不接。又邻近寒冬,饥饿受冻的青州黄巾为了打劫粮食,一部分去攻打泰山郡,另一部分则筹办北长打击渤海郡。
十一月已经是六合酷寒,固然一向没有下雪,但滚滚黄河正幸亏月初上冻,现在已经是冰冻三尺,恰好为三十万黄巾军北渡供应了便当。
书院一个个建成,一众儒师和学子都颇是欢乐,在绩优者可免学费的前提下,四周州郡的很多豪门或贫家后辈都纷繁来到河东。
关中毕竟关乎他的大计,而青州不过是有些屯田青壮罢了,至于所谓的青州兵,张辽并没有那么激烈的希冀,宗教性子的兵马向来都是最难掌控的,强控费事,听任也费事。
这些环境赵武天然给张辽传过动静,他颇是体味。
借助世家之力,在雷霆手腕下,刘表敏捷节制了除南阳郡外的荆州六郡,南据江陵,北守襄阳,招兵买马,以观时变。固然是与世家合作,有颇多掣肘,但刘表已然成为不成小觑的一方诸侯。
以三万对三十万,兵马差异,但张辽却晓得,公孙瓒必胜。除了公孙瓒兵马精锐,作战经历丰富外,黄巾军也没有了几年前如波才那般大将,难以把握大范围作战,顺风作战还行,逆势作战却难以压住阵脚。何况另有刘关张三人在公孙瓒麾下,也是一股生力军。
二次讨伐董卓,有徐州刺史陶谦、前扬州刺史周乾、徐州琅邪相阴德、徐州东海相刘馗、徐州彭城相汲廉、青州北海相孔融、豫州沛相袁忠、兖州泰山太守应劭、豫州汝南太守徐珪、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郑玄。不过此中很多都是挂个浮名,如前扬州刺史周乾、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郑玄底子没有任何气力,只是呼应一下罢了。
他在长安的这几个月内,关东的情势可谓风云变幻。
灯烛下,张辽看着一条条动静,微微失神。
先是雒阳的二次讨董。董卓进入关中后,留河南尹朱儁守雒阳,朱儁暗中和关东诸侯通谋,又怕董卓攻击本身,弃官逃往荆州,董卓任命弘农杨懿为河南尹,驻守雒阳。朱儁闻讯,率兵反击雒阳,杨懿退走。朱儁见雒阳残破,没法作为樊篱依托,因而引军向东面,屯驻在中牟县,并传信给各个州郡,召请兵马二次讨伐董卓。
祸不但行,就在袁绍与公孙瓒一触即发之时,太行山南段的于毒等部十数万黑山军俄然攻击魏郡邺城,攻打袁绍。袁绍面对两面夹攻的地步,情势岌岌可危。幸亏他部下有一群谋士,另有颜良、文丑、淳于琼、高干等大将,兵马固然少于黑山军,但战术和战役力都在黑山军之上。颠末旬月苦战,袁绍在魏郡大败黑山军,墨山、于毒、白绕、眭固等黑山军头领率十余万黑山众散去,转向东打击东郡,企图与青徐黄巾汇合。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