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可愿通汉[第2页/共2页]
“辽西乌桓如有异动,乌小帅可愿通汉?”
或许带族人叛逃汉朝也不错,不过这个设法刚呈现,便被乌咽否定。塞外的鲜卑人连联盟大人檀石槐都丧命汉地,想当年他是多么英勇圣明,竟也有这番成果,并且别忘了柳城县令但是“伏屠夫”,本身能溜走还好,如果被抓到岂不是自讨苦吃?说不得全部部落还要被伏泉屠了,算了,还是循分些好,免得受无妄之灾。
邑落各有小帅,数百干落自为一部。大人有所召呼,时候木为信,虽无笔墨,而部众不敢违犯。氏姓无常,以大人健者名字为姓。摘选自《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记》
熹平六年十一月初,鲜卑三万骑入塞寇边,一起烧杀淫掠,直取辽西要地,围攻柳城。柳城令伏泉身先士卒,两番退敌,鲜卑损兵近万,逐退,后复入令支,遇辽西太守赵苞所部步骑两万,鏖战半日,喊杀四起,尸横遍野,血流漂杵。
坑杀:古文里不是全指活埋的意义,多指搏斗无辜,如大范围杀俘和杀布衣,史家普通将坑杀这个词用作怒斥。
肯定屋子里无人后,伏泉看着面前战战兢兢的乌桓族长,怎能不知其意,哑然笑道:“乌小帅不必惶恐,此番召汝来倒是有事相询。”乌桓分部、邑、落,每部统辖着数百乃至数千个落。落,凡是为户之意,每帐户或帐落,人数不等,一户数口乃至数十口均有。多少落相聚则为邑,又称邑落。邑落的头人称为小帅,多为豪人充当,部的首级称为大人,邑落小帅普通受制于部落大人,故伏泉称乌咽为乌小帅。
“嗯”,伏泉应了一声,然后放下《左传》,表示乌咽起家。随后望向坐于下首的关羽道:“云长,去门外等待,无令不得入内。”
伏泉点头,后代一手执青龙偃月刀,一手握《春秋》的关公像极其深切民气,他亦是如此。当然那青龙偃月刀能够不提,那不过是罗贯中诬捏之物,不敷为谈,但武圣爱读《春秋》倒是必有此事,本来他只觉得这是厥后关羽用心想学而至,现在看来倒是想差了。
这时堂外乌咽跟着小吏出去了。
“见过明府。”乌咽用着学到的汉人礼节施礼道。
如果平常,乌咽必然回部落,不受汉人此气,说不得还会动刀与汉人短兵相接,乌桓人与汉人近似,受不得辱,血族复仇之风颇盛。毕竟他的部落几番大战,出兵着力,也死了百余多精干,可谓是元气大伤,这时还不受汉人待见,对他而言,何其不公。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