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梅花先生[第1页/共2页]
陈琳再次哀告道:“望君侯勿要推让。”
程立脸上暴露气愤的神采。
吃过午餐,稍事歇息,下午,程立又陪高顺去拜访卢植。
卢植如许的大儒如此说,已经很给面子,高顺不能回绝,且他成心交好卢植之意,忙说道:“先生看的起顺,顺岂能推让?请先生出题。”
其文采更是空前绝后,不说之前的高文,就是上午的两首《咏梅》,已是名传千古的佳构了,连他都在等候高顺新的高文面世,好一睹为快。
言简而意深,对文学功底要求更甚,不然连意义都表达不清楚,更何况简练了?卢植不由佩服,小小年纪便别具一格,说道:“老夫厚颜,祈君侯赠诗一首,则价比万金矣。”
现在的卢植,虽没有罢官,不过被朝廷闲置起来,恰是情感降落之时。
连天子刘宏都对高顺七步成诗的文才大为赞叹,且三篇《咏梅》更是一篇更比一篇好,必将是传播后代的佳作,暗叹,当初他公然没有看错人。
对这类文武全才,卢植甚爱,与他不成器的几位门生比拟,的确有云泥之别。
“顺不寻求奇险诘曲,惊人耳目,不在乎法则,更不会寻求富丽,而在乎言简而意深,能表达内心所思便可。”
随后,他说道:“君侯,都城文人,以具有君侯的诗篇为荣,琳但愿有此幸运,恳请君侯赐诗一篇。”
陈琳想了一下,用心刁莫非:“大将军出的题目不错,正应时下之景,琳便以大将军的题目为题,还是写梅花。”
程立脸上暴露了可贵的笑容,暗道,主公文采公然不虚,这么短的时候内能写出如此美好的诗篇。
“先生客气了,先生文武大师,乃朝堂柱石,顺班门弄斧了。”
这时,程立的神采已被气绿了,心中直骂卢植为老不尊。
何进大喜,高顺公然给面子,当即让人拿来笔墨,命陈琳当即记录下来。
卢植起家对高顺一礼道:“感谢君侯,此诗是老夫此生收到的最好礼品。”
对于高顺的到访,卢植并没有过分惊奇,不过在落魄之时,有人到访,还是让他很欢畅的。
一会工夫,高顺吟诵道:“咏梅,驿外断桥边,孤单开无主。已是傍晚单独愁,更著风和雨。偶然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寥完工泥碾作尘,只要香仍旧。”
返回以后,高顺决定不再亲身拜访残剩的都城名流了,而是让程立以家丞身份代替他前去拜访。
而卢植则像拿到玩具的小孩子一样,表情大好,笑嘻嘻的看着高顺在深思。
陈琳听完,感受高顺是借诗表达对他的不满,忙向前一步,对着高顺一礼道:“是琳局促了,君侯勿怪。”
不太高顺仰仗三首《咏梅》更是名声大振,被称为“梅花先生”或者小先生,更以最后一首《咏梅》,震古烁今。
对于陈琳的弊端领悟,高顺没有改正,随后便告别而回。不太高顺写的两首《咏梅》诗,被何进夸耀,以最快的速率传遍洛阳,引得浩繁文人再次佩服。
高顺故作深思,在大堂内踱步,一会,吟道:“咏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高顺等人回到醉仙楼,程立非常镇静,赞道:“主公大才,当时立都惊出一身盗汗,孔璋真是能人所难,幸亏主公文思敏捷、文采了得。”
“先生,此处没有梅花,何故赋诗?”
其别人皆感受非常绝望,不然他们也能得一首高顺的诗词。
东汉列侯有家丞和庶子两位属官,不办理民政,只卖力措置列侯私家事件;封地不满千户的只设庶子一官。
陈琳客气的说道:“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琳受教了,谢过君侯。”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