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母亲何后[第1页/共3页]
约莫茶盏工夫,他看到荀攸快步走来。
正要向何后告别,一个寺人小跑过来:“太后娘娘,黄门侍郎荀攸求见。”
不过他没有再谛听,而是独自拜别,在不远处转道,等在了荀攸出宫的路上。
要不要趁此机遇强行谏劝母亲,让她撤除十常侍?不管成与不成,总要试一试!
当时刚当上大将军的何进固然出身不高,但也效仿前一任的大将军窦武,招揽海内名流二十余人,荀攸便是此中一人。其他还包含后代着名的袁绍、王允、孔融、刘表、蒯越、陈琳、张纮等。
何后的边上陪着四个宫女和四个小黄门,另有舞阳君和何苗。
此时他有很多事要问,却又不知从何提及,也不知怎的,俄然问出了一个看似奇特的题目:“荀君,大将军为何要急着诛杀十常侍?太后又为何反对?”
仿佛有些牵强,因为肃除寺人权势后,何进这个把握大权的外戚反而会鸟尽弓藏,成为士人的眼中钉,并且汗青上何进中间也是几度游移,终究被杀身故。
姬平已经走到亭下,侧头打量畴昔。
不料这看似平常的一问,却让荀攸沉默了下来,姬平心中顿时明白了,此中有猫腻。
赞美?荀攸竟然是附和母亲的!姬平心中一惊,为甚么?
荀攸只是简朴的一句话,姬平却立时听明白了,本来何进诛杀十常侍,并不是志愿的,而是被迫的。而幕后的推手鲜明是士人个人!
对付着和何后说了两句话,姬平也有些意兴索然,何后问的都是一些经籍、礼节、政事之类的,没甚么母子的知心话。
之前对于何后的印象都是在刘辩的影象中,主如果峻厉,倔强。除此以外,便是刘辩心中躲藏的对何后的害怕和那一丝对母爱的渴盼。
不说这几个小黄门是否十常侍亲信,单只舞阳君和何苗,就是站在十常侍一方的。
现在又来向何后求取骠骑将军之位,真当大汉天子是他们何家的了!
寺人依托皇权,前后三次对党人停止弹压,大多党人被赶出朝堂,剥夺政治权力,监禁起来,为党锢之祸。
“灵儿,现在董老太婆和董重已死,骠骑将军空缺,你二兄苗儿理应补上。”说话的是何后的母亲舞阳君,也就是他的外婆,她口中的董老太婆是他的祖母董太后。
“荀君平身。”何后接过奏疏也不去翻看,而是直接肃声问道:“说说大将军有甚么事罢?”
荀攸恭声道:“大将军奏请夺职中常侍以下,以三署郎补其处。”
接着何后与荀攸一问一答,姬平发明,何后对政事也非常晓得,并不是他所设想的一窍不通,全然依托外臣。
“母亲,此事不当,现在大兄位极人臣,身居大将军之位,二兄已是车骑将军,也有开府之权,如果再进骠骑将军,物极必反,那帮士人定然会尽力反对。”说话的是何后,他的母亲。
他宿世是孤儿,当代好不轻易有了个母亲,这个母亲却和他希冀中的慈爱相差太远。
“如何不好好歇息,一大早就过来尚书台?本日的书读了麽?”何后语气带了几分斥责的意味。
舞阳君是何进的继母,何苗也是她通先前丈夫朱某所生,与何进并无血缘干系,二人对何进也没有甚么豪情。唯有何后,是舞阳君厥后和何进的父亲何真所生,与何进、何苗都有血缘,夹在此中。
机遇实在可贵,他不晓得今后另有没有机遇再见到荀攸,必须抓住此次机遇。
论辈分,舞阳君和何苗都比他高,但论身份,二人拍马不及。他本不是喜好摆谱的人,但对这二人实在没甚么好感。
郎官是普通的男人,并且多数都是士人后辈。
“荀攸??”正要分开的姬平身子一颤,暗道:“莫非是阿谁被曹操誉为谋主的荀公达?”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