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前路[第1页/共3页]
民族融会的体例多了去了,凭甚么是那些外族几近杀尽我们汉族百姓,并且是那种残暴的体例,如果那些砖家处于这个期间,恐怕就不会那么说了,他们向来不会去从人道的方面去考虑。
荀攸沉吟道:“需趁乱里应外合,里应陛下可用黄门冗从仆射耿忠,外合或能够考虑大将军调派出京的募兵将领,王匡、鲍信乃大将军亲信,余者毌丘毅、张扬、张辽都能够笼络,不过毌丘毅已经出京,唯有张扬张辽尚未解缆。”
民族融会能够,但要遵循他的体例来,只因为他有幸来到了这个期间,或许这也是天意。对,这就是天意。
荀攸忙连连谦善。
如果他能逃出雒阳,能掌控一支精兵,抗击外族也是不错的挑选。
荀攸细细阐发道:“若要盘据一方,益州最好,但要争天下,则关中八百里秦川最好,江山四塞,民尚耕战,西秦和高祖都是以此为基,篡夺天下。
“而陛下最宜采纳的战略乃招纳流民,屯田疗养,厚积粮草,提拔士卒,磨砺兵革,广纳贤才,暗积气力,以白波黄巾与南匈奴为保护,待中原乱起时,坐观虎斗,机会一到,趁机占有上党,平抚白波,镇抚匈奴,掌控太行之于冀州关隘,而后北取并州,厉精兵,建铁骑,东平幽州,合围兼并冀州,而后囊括天下。”
这是泼天的天灾!
其次江东,有江淮樊篱,山川险固,以江东篡夺天下,虽有难度但亦可图之。
荀攸看姬平不置可否,微微有些绝望,又叹道:“再者,河东为京畿司隶之地,离京师只要一河之隔,陛下去河东最为便当,亦可制止不测和凶恶。且京师之势多变,隔河张望,亦可随机应变。”
姬平凝眉思考起来,他有自知之明,目前还没有甚么争霸天下的设法,荀攸说了如此多计谋身分,在他眼里都是主要的。
荀攸眼中又一道精光闪过:“去河东郡。”
荀攸接着道:“三者,乱世当中,盐铁粮食重于款项珠玉,河东郡有精铁富藏,河东盐更是甲于天下,只要掌控盐事,既可自足,又能够之与冀州、关中、蜀中调换粮食、马匹和铁器。”
蜀地确切不错,但太远了,途中也有很多变数,姬平接着问道:“除却蜀地呢?”
至于禁止中原群雄盘据的战役,姬平却向来没想过。
不管如何,他现在是大汉天子,固然没甚么出息,一心想要逃窜,但是有了荀攸这个谋主在,如果真的流亡胜利了,又能掌控一支精兵,他还是想为即将面对灾害的百姓做点甚么。
荀攸眼睛一亮,忙躬身道:“臣自是唯陛上马首是瞻。”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汉族百姓饱受北方外族凌辱,比年混战,骸骨遍野,中原繁华之地都是十室九空。北方外族却趁乱劫夺,随后垂垂强大起来。
但是最后一条,河东离雒阳近,如雒阳有变,可随机应变,却打动了他。
一百多年后的西晋永安元年,慕容鲜卑大掠中原,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回师途中一起上大肆淫·辱,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他们一时吃不掉,便将八千名少女全数淹死。
“河东郡则分歧,南面中原,北接并州,河东及并州之地,夹于关中与河北之间,阵势高大,足以俯瞰三面,西南黄河半绕,东部太行山为樊篱,只需谨守八陉险关,则万军难攻,且河东多山,易于埋没,又毗邻上党郡,为天下之脊,此为一者。
对于荀攸的河东之谋,姬平心中已经承认,当务之急,逃脱还是他独一的设法。
他怕死,但并不代表怯懦和无情。
不过,他要朝着这方面尽力,第一个天然是人才,姬平转过甚,紧紧盯着荀攸,俄然开口道:“不知荀君可愿助我?”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