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寒门贵子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五章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第1页/共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在他的宿世,身居高位的徐佑不管是赶国粹流行的风潮也罢,还是本身爱好使然,前后十几年曾拜了多位名师,先学王羲之,后学褚遂良,再学欧阳询,资质聪明加上勤奋刻苦,一手楷书既得王之媚趣,也有褚之疏瘦,偶尔显出欧阳之险要,功力不说有王褚欧十成,却也有了四五分的神韵。

想到这退婚书说不定还得给主上过目,笔迹太丑不免君前失礼,袁阶劝道:“七郎,你病体初愈,腕力不敷,不如由府中书吏代笔,你签书画押便可。”

徐佑轻笑道:“不碍事!”然后提笔凝神,闭目深思,等再展开眼,身上气质为之一变,下笔如走银蛇,满纸退婚词,一蹴而就:

《礼记?檀弓下》:“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这是菽水承欢的出处,袁阶已经来不及思考徐佑是不是在五经中通了《礼》这一经,不然如何信手拈来,尽是《礼记》中的典故,而是神采凝重的望着那张退婚书,眼中尽是惊奇之色。

楷隶相参,正如同每一次字体演变过程中都会呈现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过程,这本身没有甚么大惊小怪。

“嗯?”袁阶从恍忽中复苏过来,才发觉本身有些失态,不过这时也顾不得很多,盯着徐佑问道:“七郎,你这字,是从那边学来的?”

袁氏以儒治家,非常正视书体,袁阶自小练秃的笔,怕是比平常文士见过的都多,加上浸淫此道数十年的眼力,以是一看到徐佑的字,仿佛翻开了一个新天下的大门。其笔法松散近似钟繇,但势巧形密、超脱妙趣却又有分歧,更奇异的是,他的这类字体一改汉魏古拙之风,如同大师闺秀,姿势娇媚雍容,不在古今任何一名书法名家的范围以内,模糊之间,已有了开宗立派的不凡气度!

魏晋书法上承汉之余绪,下规隋唐之技法,开两宋之意,启元明之态,促清民之朴,又极富缔造生机,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次里程碑。并且在书体演变上,更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美的一代,此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钟繇和王羲之。

更奇妙的是,就在方才,他提起笔的顷刻,身材和心灵仿佛进入了一个妙不成言的境地,周边的统统事物都消逝的无影无踪,仿佛在这片无垠的六合之间,只要他手中的笔,和笔下的字。

实在徐佑再如何说,笔法也不能当真跟那些传世名家相提并论,但有些时候,创新要远比精熟更加的荡漾民气。特别在袁阶如许的人看来,隶书已经生长到了极致,可代替它的楷书却迟迟未能真正的成熟,直到本日见到徐佑的字,脑海砰的一声,竟有些狂喜莫名!

徐佑合上盖子,递还给冯桐,道:“恰是婚书不假,请冯管事筹办纸笔,我来写退婚书便可。”

钟繇是三国时人,初创了由隶书逐步到楷书的窜改过程,而王羲之的大名更是无人不知,号称书圣,在他的手中,才真正将楷书发扬光大。王羲之的小楷代表作《黄庭经》《乐毅论》等,笔势流丽,神采抖擞,特别《乐毅论》更被称为“正书第一”。

“凡为佳耦之因,宿世三生结缘,始配此生之佳耦。若结缘分歧,比是朋友,故来相对。既以贰心分歧,难归一意,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娘子相离以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宫之主,一别两宽,各生欢乐。”

袁阶见地博识,却从未听过有人总结钟繇的书法十二意,立时来了兴趣,道:“何谓十二意?”

就是冯桐,也在一旁张大了嘴巴,一副见了鬼的神采。他固然不是袁阶那样的大师,可常常在书房服侍笔墨,这点见地还是有的,徐佑的字,说不上那里好,可就是看在眼中,只要两个字: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死亡开端    战灵天武    帝国盛宠:吻安,总统夫人!    她的小龙椅    影后重生:国民老公,不离婚!    气运福星在七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