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海上升明帝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章 总督[第2页/共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连降清的吴三桂,都被弘光加封为蓟国公。

想戚继光和李成梁,就都是官至左都督。

只是大明异姓臣子们能得的爵位仅公侯伯三等,且非常可贵。乃至建国独一六国爵之称,固然实际上朱元璋封了二十多个国公,但建国第一次大封确切只封了六个国公,好些是厥后加封的。

“殿下所言甚是,臣这便让唤他们出去。”

另有一个安排很特别,朱以海并没有把勇卫营安排进京营序列,而是仍然直属天子,加上另一个直属天子的锦衣卫,是以现在他部下的几路人马,便临时可分为浙江总兵序列,京营序列,勇卫营序列,锦衣卫序列四大部。

“甚么恶客,竟然上门打斗,此有此理,不见。”

就因为当初他没有定策拥立之功。

甚么朝廷诏令,甚么天子旨意,甚么督师巡抚,甚么御史言官,只要手里有兵,在这乱世里,谁也何如不了。

传闻弘光朝建立后,南京当时另有二十五位历代所封公侯伯的子孙秉承爵位,仍然荣享繁华。

没读过多少兵法,可好歹三国演义的评书话本老是见过听过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典故那个不知?

既优抚厚赏,也同时提早布局,以防将来尾大不掉。

朱以海在中间听到这两个名字,却如有所思,道,“王公不如见一下,听一听到底如何回事也好。”

固然京营总督要比浙江总兵职位更高权力更大,但现在京营只是个空名头,王之仁这浙江总兵管的几营兵马才是实打实的。

鲁监国小朝廷新立,朱以海也只是任命了一名大学士,别的任命了一个翰林学士一个侍诗学士帮办。

海门总兵吴凯改任石浦总兵,然后勇卫营游击王闯署海门副总兵,代行总兵事。

再晋升王鸣谦做协营参将,然后让张名振这个较着更忠君爱国的上将来做浙江总兵,既是尽用其才,也是分化减弱王之仁手里兵权。

王之仁对于监国这连续串的豪横加封也弄的有些非常不测。

朱以海顺势提出,王之仁能够从定海本身本来的镇标营遴选骨干带去京营,做为五虎帐和三千营的骨干,别的再从定海几营中挑些老兵去神机营、锦衣卫、勇卫营等做教头、军官。

一口气封了十几个爵位,可最后一个都能来拯救。

到了朱棣靖难后,也大封了一批,而后历代天子也多少封几个,但大明的爵位还是非常值钱的。

京营的三大营,将各设总兵官一员,又各设提督粮饷文臣一员。

站在他的角度,监国给他的已经够丰富了,现在等因而把部下三营兵马,交出一营,那这个买卖仍然很划算,何况他去了京营做总督,这是高升。儿子留下升参将,仍统定海协营,张名振是他的老兄弟,现在接任浙江总兵,他以为他实际上仍然对浙兵有极大影响力。

当然这也仅是一个框架,毕竟京营想规复也不轻易。

“王将军,孤欲将京营尽委于公,由公重修京营三大营,规复三千营、五虎帐、神机营旧制,你总督京营戎政,侍读学士、戎政尚书柯夏卿则称协理京营戎政,你们文武合力,一起规复京营,如何?”

朱以海的企图也很较着,他一个光杆监国,总得确保本身的权力安定,统统都希冀部下将领忠心是不可的,得制衡更要均衡。

大明现在危亡之际,但皇位仍然还是会有人争的,论起继位权,他是远不如桂王的,乃至就算桂王俄然死了,也另有朱棣的子子孙孙们都排在他前面。

互不统属。

“孤感觉小王将军年青英勇,极其方公的大将之风。以是孤筹算让小王将军升任定海协营参将,再由张名振将军暂任浙江镇倭总兵官,或者,王公直接把小王将军带到京营,能够直接在五虎帐或三千营做过副总兵。”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不灭战帝    合纵连横    庶门风华    全职医圣    异界混混    超脱诸天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