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问道[第1页/共6页]
尉迟恭莞尔,又叹了口气,仿佛有话说不出来的模样。
吕仲明便点头,穿上靴子,跟着尉迟恭前去正德殿上去见李渊。尉迟恭提着灯笼,时不时转头看吕仲明,眼里带着笑。
吕仲明晓得现在不上点料,两边还止于客气,并无停顿,便先表忠心道:“唐王,仲明鄙人,此来愿为李家尽一份心力,只盼能有朝一日,见唐王证得霸道。”
吕仲明一哂道:“时势瞬变,此一时,彼一时了,本觉得唐王胸怀弘愿,仲明才与两位哥哥前来投奔,唐王若不肯招兵起事,就此别过。”
李渊道:“道长言重了,现在战乱频起,本王保卫并州,抵抗突厥,也属无法之举,常常盼着有朝一日,能回中原,极力清算这乱局。”
李渊起家,一振双袖,朝吕仲明一鞠躬,吕仲明忙扶住这老者,顷刻间心中感慨万千。
“众望所归之处,好战之人不过是秋风残叶,不敷为患。”吕仲明道:“但须得慎防义兵与官阀残党勾搭突厥。初定大兴洛阳后,想必另有几场硬仗要打。打扫突厥积患后,唐王已是九五之尊。证此霸道,上达天听,待那一天,仲明自当为陛下一释平生之疑。”
他长得很帅气,吕仲明心想。
尉迟恭道:“你和我们不一样,第一眼看到你,我就是这么想的。”
“还痛不?”吕仲明问道。
吕仲明笑了笑,坐下,不说话。
至此,李渊方恍然大悟,点头,说:“道长所言有理,只不知上清道中,所学为何?是丹药之法,还是延年益寿之术?”
吕仲明:“说得出。”
吕仲明喝下茶,闷了个呃逆,心道仿佛好了,便开口答道:“长辈是上清道。”
“‘道’是甚么?”尉迟恭问。
吕仲明走在前头,悠然道:“道就像一条流淌着的弘大河道,不管是生灵还是死物,是幽灵还是仙神,都置身此中,是它的一部分,老君用j□j德经,奉告了凡人这些事理,短短几句话,建立了一种奇特的联络……”
吕仲明正要走时,李渊却忙道:“请留步。”
“嗝儿。”
吕仲明悠然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整天,六合尚不能久,况于人乎?”
吕仲明笑道:“今后你就晓得了。”
吕仲明:“哈哈哈。”
李世民道:“不过证道一说,也令我茅塞顿开,话说……你是不是本身也说不‘道’来?”
吕仲明一本端庄:“不能说,只因你未到窥道之境,贸冒然奉告你们,害得你出脱尘凡了,另有谁去救刻苦的百姓?”
李渊却涓滴没有发明,或者是已经发明了,为制止难堪而不说,问道:“吕道长在晋阳可住的顺心?”
“唐王也没找你。”秦琼道:“原觉得他会问几句百姓大局之类的话。”
“送你到这里了。”李世民仿佛吵赢了,对劲的看着吕仲明,说:“尉迟恭,替我送仲明归去,缺甚么东西,遣小我来我东府说一声就成。”
“嗝儿。”
“像。”秦琼笑道,拍拍吕仲明的肩膀,说:“去罢。”
尉迟恭:“会常常见面的,仲明,我……”
李世民笑而不语。
吕仲明转头看着李渊,李渊长叹一声,缓缓道:“本王明白了。”
吕仲明感受本身已经不呃逆了,便自如答道:“毕竟在他们创教前,盘古一气化三清,三清便已斩去三尸,证于六合,万古长存。玉清元始天尊,太清品德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当今天下道门,有以玉清为尊的玉清道,也有推行老君经文的太清道,另有奉上清灵宝天尊的上清道,长辈便是上清道门人。”
吕仲明抬眼看着李渊,笑道:“唐王不必为死者哀痛,就连诸天仙佛,都在这‘道’的归入当中。一旦证得大道,便将与六合一体,到得当时,浩浩百姓,是魂是鬼,是仙是人,都将与六合异化。六合之变,福诚意灵。至于招魂弄鬼,求神问路,本不是道家所为,不过是贩子愚夫愚妇,想不通,看不开,便胡整出的,自欺欺人的套路罢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