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2页/共4页]
内容
我生之初尚有为,我生以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离乱,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兵戈日寻兮门路危,民卒逃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蔡琰的平生非常悲惨。暮年其父蔡邕因上书抨击朝政开罪而被放逐。遇赦后,因为寺人仍然把持朝政,蔡邕担忧被谗谄,不敢回洛阳。就如许,蔡琰跟着父亲逃亡江湖十二年。蔡琰十六岁时嫁给河东卫仲道,不幸丈夫早死,蔡琰只好回到娘家居住。董卓被诛后,蔡邕因为感喟董卓的运气,为司徒王允所不容而被杀。兴闰年间(公元194—195年)天下大乱。战乱当中,蔡琰为匈奴所掳,身陷南匈奴,为匈奴左贤王妻达十二年之久,并生有两个小孩。
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鞠之育之兮不耻辱,愍之念之兮发展边鄙。十有一拍兮因兹起,哀响缠绵兮彻心髓。
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田野冷落兮烽戍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徙,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里,旧怨平兮新怨长!泣血抬头兮诉苍苍,胡为生我兮独罹此殃!
此曲全段都离不开一个“凄”字,被改编成管子合奏,用管子吹奏时那种凄惨哀婉的声音直直的透入民气,高则苍悠凄楚,低则深沉哀怨。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中间)
雁南征兮欲寄边心,雁北归兮为得汉音。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以文采武功来看,曹操应当是汗青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一个连魏武帝都赏识倍至的人物,虽是女流,理应属绝顶人物。此人就是蔡琰。
******************************************************************************
在曹操的安排下,蔡琰厥后再嫁屯田都尉董祀。不久董祀犯了极刑。时价隆冬,蔡琰“蓬首徒行”(即赤足),登门丞相府向曹操请罪。她言辞清辩而哀楚,当时合座公卿名流,无不为之动容。曹操说:“我很怜悯你,但是讯断文书已经收回,该如何是好?”蔡琰说:“明私有良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病笃之命乎?”曹操听了很受打动,派快马把判书追回,免了董祀的极刑。并命人取过甚巾鞋袜为蔡琰换上。
以下非注释。
东风应律兮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羌胡蹈舞兮共歌颂,两邦交欢兮罢兵戈。忽遇汉使兮称近诏,遣令媛兮赎妾身。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冲弱兮会无因。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蔡文姬作的《胡笳十八拍》被郭沫若称道为“是一首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赏识的长篇抒怀诗”。蔡文姬作的《胡笳十八拍》被郭沫若称道为“是一首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赏识的长篇抒怀诗”。
文学代价
作者平生
唐朝琴家黄庭兰以擅弹此曲著称。李颀有《听董大弹胡笳》诗:“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就是对该曲内容的概括。现存的乐谱最早见于1425年发行的《奇异秘谱》本,称“大、小胡笳”,都是无歌词的器乐曲。可唱的琴歌《胡笳十八拍》,初见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孙丕显所刻的《琴适》中,也就是现在最风行的谱本,其歌词即文姬所作的“我生之初尚有为……”。音乐根基上用一字对一音的伎俩,带有初期歌曲的特性。从第一拍到第九拍,以落第十2、十三两拍,都有一个不异的序幕,有受汉朝相和大曲影响的陈迹。全曲为六声羽调,常用降低的徵音(升5)和模进中构成的高音(升1)作为调式外音。情感悲惨冲动,动人颇深。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