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婚[第2页/共5页]
第二天便是大婚的正日子,瑈璇想想,还是定时到了东宫。先是拜过太子太子妃,然后随在朱瞻基以后拜太庙拜奉先殿拜天子,然后太孙安息了,反而是使团一行人再浩浩大荡地开辟到胡家,敲锣打鼓地接胡妃回到东宫。又是一套烦琐的膜拜,终究新娘送入了洞房,使团回到了大殿筵席上。
瑈璇酒意上涌,已经有些话多,猎奇地问:“圣上是说的赵王吗?在北京的?”说着主动给天子斟了杯酒。杨士奇皱了皱眉,不晓得这陈翰林今儿如何在天子面前如此轻松安闲,还话多?真是喝高了?
永乐帝微微眯起了眼,仿佛在回想。
瑈璇给他沏上茶:“就是明天了呐!你不冲动?”此人也太淡定了,明日就大婚了,并且娶两个,如何一点儿反应没有?
永乐帝低低说道:“拟朕旨意,封汉王去乐安州(今山东惠民),给他两个月时候筹办,三月二旬日前必须出发。”
想到父母的这类恩爱,非常神驰。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杨士奇心中暗叹,这都是昨儿喝多了的!陈翰林传闻是出东宫就倒了,明天也是没来,告了病休。酒色误人,诚不我欺!
瑈璇红了脸,埋头又喝了口酸梅汤,真是好喝!瑈璇满足地叹了口气。酒意有些涌上来,瑈璇俄然轻声问道:“小王爷,你结婚了吗?”
永乐帝眼望半空,缓缓说道:“杨卿也是为人父母,对后代最大的欲望是甚么?说到底,不过是安然二字。太子仁厚,又有你们这些大臣们护着,当能安然终老。汉王却没那么轻易,性子本来不驯,又与武将们混在一起,没甚么人好好指导。真是前路凶恶。但愿此次让他去乐安,他真的能今后安然。”
瑈璇看看小泥炉上的水壶噗嘟噗嘟开了,顺手便泡了茶,一边问道:“你今儿如何走得开?很多事吧?”
太子含笑坐在一旁,明显拿定了重视不开口。
太子妃当然得从命永乐帝,因而胡氏为妃,孙氏为嫔,要在永乐十五年正月二十二这一天同时嫁给皇太孙。
公然汉王也是好酒量,笑着就干了杯烈酒;太子稍稍游移,没说甚么也把酒喝了,微微皱了皱眉。
不想永乐帝见朱瞻基垂垂大了,考虑该给他立室,见了孙氏几次,却感觉过分聪明外露,不大对劲之下,便让钦天监观天象察看太孙妃的兆象。沈监正望了几天几夜,奏曰:星气见奎娄,太孙妃当在济河之间。圣意便挑了浑厚福相的山东济宁胡氏,乃是锦衣卫百户胡荣之女。
说的如此不露声色,如此奇妙艺术。
********************
此时这小状元自但是然地斟酒,自但是然地开聊,永乐帝喝着酒,竟然有了倾诉的欲望:“高燧那小子,长得也像我,和高煦差未几。武功兵戈都也很短长的。”
雪花飘落在滚烫的脸颊上,刹时熔化。瑈璇转头望向来路,在一片白雪茫茫中,红色装裹,高悬红色灯笼,贴满红色喜帖的东宫,份外夺目地喜气洋洋。大朵的雪花飞舞着,模糊约约,传来鼓乐声和喧闹声。
永乐帝笑道:“不错。朕就这三个儿子。”说着干了酒盅,解释道:“太祖定的五行之名,朕这一辈的是从木”,指了指朱高炽和朱高煦:“他们是从火”,又指了指朱瞻壑:“他们小的是从土。”
朱瞻基一身大红的喜服喜帽,衬得他容光抖擞,连一贯漫不经心的笑容看起来都有些喜气洋洋。
锄药从速跑过来:“荣大叔您歇歇,让小的来。这早上刚铲洁净的,又结上了。” 锄药厥后晓得,荣冬荣夏乃是锦衣卫摆布镇抚,正五品的官儿,比瑈璇可大很多。怎敢让锦衣卫镇抚扫雪?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