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取解[第1页/共2页]
“能不能直接买考题?”张守问的直白,孙胳膊听到,忍不住瞪了他一眼。
拿了钱后管家又详细的叮咛了测验时的诸多重视事项,接下来就是带着张守去报名了。
实在如果不是因为穿越,本来的张守也恰好是应的元祐三年的科举。没有当代的张守,叔父和婶娘因为欠了青苗债,不得已卖掉了家里的田产,带着一家子投奔了常州的一个远房亲戚,做了亲戚家的耕户。安宁下来以后张守应了科举,并高中进士。汗青还是有其本来的惯性的……
题目是张守连六经是甚么都不明白,塞钱有个屁用?……
等回到家,家里人一听张守取解结束,都镇静的不得了,婶娘批示着百口人都动了起来。蕊娘和刘思被支了出去买各色干果糕点,到了考场充饥用;叔父张成卖力去买测验公用的食具和灯具;二郎则卖力出去探听其他招考的秀才们都筹办了些啥物事,深怕有所遗漏;婶娘在家思考着如何能做出热热就能吃的饭菜来,解试要锁厅连考三天呢,饭菜可草率不得。
有了家状保状还不算,还得去政审和体检。宋朝解试,“曾犯刑责及素无去处之人”不得应举,仍在为亲长服丧者不得应举,身材有“痴哑”、“二肢废”、“侏儒”等“废疾”、“两耳聋”等“笃疾”者,不得应举……
“郎君放心,这些都会找招考人来重新钞缮的,我等实在比郎君更怕出事……”
孙胳膊听了很欢畅,直接带着张守去了提举学事司。
………………………………
好不轻易忙完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临走前张守提示管家,“家状和保状最好重新钞缮啊,不然跟我考卷上字体不一样就完了。”谨慎驶得万年船啊!
“贡院已经上锁,送考题出来实在不易。再者,考题外泄要担的干系太大,以是……”
酬酢了几句没营养的话,管家进入正题,“孙大官人我家监司是信得过的。现在郎君有两则可选,一则为行文中约个暗号,只这经义和诗词需得郎君自个作答,二则郎君亲身去考,到交卷时自有人将誊好的试卷交予郎君处。”
到最后连溶月都来劝了,“听闻郎君不肯应这一科的州试?朝为农家郎,暮登天子堂,男儿这平生可就希冀着科举呢。郎君,听姐姐一句劝,去招考吧!”
宋人对科举的正视程度,张守总算是体味到了。
“憨娃,三年一贡举啊,这一科不试便要再等三年哩。况这招考么,哪有人会十全掌控才考,坊里阿谁刘秀才,话都说不明白,不也具名应举了么。你先生虽说前年殁了,可生前对你那但是誉不断口的,放心去考便是!”
男人汉大丈夫的,既然承诺了溶月,张守也不筹算忏悔。但是就这么去考,考个倒数第一也太丢人了吧!张守想起孙胳膊的话来,既然他熟谙王监司,那就去看看能不能找点门路吧,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
然后便是谈代价了,约个暗号作弊只要二百贯,找人代答可就贵了,需求五百贯。张守感觉这钱花的还算值,一是了了家民气愿,再者还能喝上溶月的三脆羹。为了本身在乎的人,花多少钱张守也是乐意的。
溶月掩嘴轻笑,“好!若郎君过体味试,姐姐就给郎君做三脆羹,便是连做三日也成的。”
三脆羹就是牛羊脆骨,外加竹笋熬制的羹汤,是这时候的一道名菜。
到了处所,孙胳膊让张守在一处茶社找个僻静处等着,本身则去见了王监司。
……
孙胳膊也失利了……
“那我选第二则。”这也是废话,让张守去做诗词,那铁定写出来的是打油诗……
张成看如何劝都没结果,也没了主张。现在张守是家里的顶梁柱,又说不得重话。只能点头走开,另想他法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