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三章 寻安身奔走蕲州(一)[第1页/共2页]
周隐笑了笑,拍了拍梅逸尘的肩膀道:“梅兄,一起顺风,我们悔怨有期。”
世人闻言,心有戚戚,晓得别离就在现在,也不忍多言,便相顾挥泪,往船边去了。
梅家门口站了几个仆人,见梅逸尘返来,赶紧翻开侧门,接过他的东西,迎世人出来。
周隐往船上看了一眼,见梅逸尘已经安设的差未几了,便道:“你们该解缆了,到了蕲州,给送一封手札,如有需求,也可去杭州寻我。”
陈素青点了点头,心中倒是哀叹一声,故乡故乡,一片焦土,何人可依,那边可顾?她眨了眨眼,道:“周公子,你的情意我都明白,也盼我们能够重见。”
二人一早,世人又来到江边,租了一船到了江北去了,度过了长江便是蕲州。在蕲州走了没有一会儿,便见有一众仆人迎来,本来是梅逸尘一早就派人快马传信,梅家的人得了信,赶过来接他们的。
陈素冰跟在陈素青背面,从周隐身边过期,她咬了咬唇,想要说甚么,还是没有说,只是微微侧目,瞥了一眼周隐,跟着世人也往船上去了。
一进大门,门口便立着一个管家,对梅逸尘道:“公子返来了,夫人已经在堂中等待多时了。”
梅逸尘闻言,便立即引陈素青等人见本身母亲,陈素青心中有些惴惴不安,跟在他背面,一起进了正堂。
陈素青点了点头,又往江面看去,只见那边夕照斜晖,波光粼粼,江风拂动,芦苇萧萧。间或有几个渔夫收网挑担而归,看不清面孔,只留下一道身影在落日的余晖当中。
陈素冰点了点头,道:“这秋景看来,确切有几分凄楚之感。”
世人坐了一会儿,抱绮看陈素冰神采好转,便道:“这里江风甚寒,还是早些拜别的好。”世人见天气已晚,便依她所言,离了琵琶亭,往城中去了。
陈素青见了,却轻松不起来,离梅家越近,她心中越是不平静,或许是近乡情怯,想着要见姨母,心中严峻。或许是人在他乡,投奔亲戚,内心不安。
梅逸尘笑道:“这就是白居易所著《琵琶行》的处所啊!”
陈素青刚要答言,梅逸尘便从船高低来,对他们道:“该走了。”说着又握住了周隐的手道:“周兄,此次多谢你了,今后有事固然找我。”
陈素青道:“这个亭子,莫非也是一处名胜吗?”
一行人来到江亭时,只见这座江亭建的倒是划一,临江揽胜,与普通野亭倒非常分歧。走近江亭,只见上面写着琵琶亭四字,中间另有些文人题咏。
梅逸尘在一旁拱手应了,又对陈素青道:”这就是家母,不知可有印象?”
陈素冰倚着亭柱坐下,闻言叹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里是浔阳江?”
二人正说着话,只见侍从跑了过来,回禀道:“那大的舫船,恰好要起航,人马都能运。”
梅逸尘指了指江劈面,道:“那边就是蕲州,只因为不是大港,大船不断,我们从这里坐浅显的船去就好了。”
李碧瑰见陈素青头上那只碧玉簪,心中感念,固然没有泣不成声,但也不自发流下两行清泪。
梅逸尘站在一旁,看着长江夕照,道:“长江在这一段就叫浔阳江。”
陈素青闻言,往他家大门望去,只见这座屋子非常气度,不但高门大院,并且雕梁画栋,也非常讲究。不要说比自家的要好,就连冯家如许仕进的人家,也要输了几分。她从将来过姨母家,也未曾详细问过母亲,想不到竟然是如许繁华。
世人从扬州逆流沿长江向上,约莫过了十多日,才到了江州。一起上风雨飘摇,又晕船,又受江风之寒,加上船上职员稠浊,气味难忍,一起上痛苦数之不尽。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