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再赴府衙(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1页/共2页]
李瑞对这个答案明显有些惊奇。
人嘛老是要换位思虑的,李知府待他不错他却也不能滥用这类豪情。
宁修的心直是提到了嗓子眼,李知府究竟是如何想的谁也不晓得。
宁修要去找的杜工书就在工房。
好嘛,这小子公然不是光来送酒的,他是有事相求啊。
“咳咳,不知哪位是杜工书?”
只要李知府承诺出售给他成砂便能够了。
他早传闻宁记制出了一种叫做水泥的黏合剂,这水泥在补葺辽王府的时候大放异彩,他非常感兴趣。
实在宁修并不是必然非要获得开采权不成。
六房的长官叫作经承,但这是高雅的说法。凡是环境下便用各房之名加一书字称呼。
李瑞呷了一口茶,微浅笑道。
“恩,贤生故意了。”
衙门中办事是极其讲究端方的。不该问的事情必然不要多问。
一个身着青色棉袍的男人应了一声:“杜某便是,这位公子有何贵干?”
虽是如此他还是访问了宁修。此人毕竟是张三公子特地叮嘱照拂的,张家的面子必须得给。
李瑞更加的有兴趣了。
......
“启禀府尊,门生此来是将上好的葡萄酒送予府尊。”
“大老爷的号令?”
“多谢府尊大人。”
“恩。”
“哈哈,被贤生这么一说,本官对这新式琉璃倒是非常等候了。你将来做出这琉璃后,必然要拿来给本官看看。”
制作玻璃的事情宁修并不想坦白。将来玻璃量产后,必定会大面积铺售,如何能够瞒得住?
李知府是在书房访问宁修的,二人非论公事只叙私谊。
宁修不熟谙杜工书,只得抱拳环了一圈朗声问道。
宁修的表示让李瑞感觉如沐东风。
宁修退出了书房并没有直接分开府衙,而是去了六房之一的工房。
明朝各府州县仿自朝廷六部设立六房,分理一应俗务,知县、知州、知府只是抓总,对详细环境不需求太体味。
“贤生此来又是为了何事啊?”
“鄙人宁修,乃是江陵县门生员。方才宁某求见府尊,获得府尊允准能够用时价采办成砂,府尊叫某直接来找杜工书。宁某此番叨扰了。”
举个例子,这位掌督工房的吏员头子便称为工书,又因为他姓杜,便称之为杜工书。至于各房中的其他办事的人则称之为胥吏或者书吏。统统吏员统称为典吏。普通各房的典吏在十人到二十人之间,体比方此痴肥,办事效力天然不算高。
宁修赶紧拱手道:“府尊公事繁忙,门生便先辞职了。”
宁修固然被李知府赐座,但只半边屁股坐在椅子上,身子微微前倾一副恭敬状。
李瑞又端起了茶杯品起茶来。
“宁公子且放心,前两个月开采的成砂现在就存在堆栈里呢,宁公子想买多少都行。就遵循府尊说的,宁公子出时价便可。”
“琉璃的制作非常繁复,贤生可找好徒弟了?”
杜工书愣了一愣,赶紧起家迎了过来。
杜工书深谙此道,他倒不担忧宁修假传号令。宁修即便要买也不成能当即买,如何也得等年后了。这类事情他必定是要和府尊大人确认的,到时候一问便知。
“宁公子快坐。”
他对这葡萄酒的味道确切是难以健忘。与白酒、米酒、黄酒、果酒都分歧,葡萄酒的味道让人有种飘飘欲仙的感受。
说罢便从褡裢里取出装好的葡萄酒,献给了李知府。
李知府也不说话,只微微颌首以作表示。
宁修见到此种气象不由得苦笑,古往今来国人仕进任吏的风俗公然是没有窜改啊。
李知府沉默了半晌,捋着髯毛道:“贤生如何俄然想要买成砂了?”
宁修冲李知府深施一礼,喜声道:“比及新式琉璃做好,门生必然第一时候送到府衙来。”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