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帝尊(第二更)[第1页/共2页]
见张居正感喟,张四维和申时行都凑了过来。
他们实在不明白张居正说这番话是甚么意义,圣裁?这些年来,有谁不晓得天子陛下的旨意都出自于内阁,出自于他张江陵?
说罢这陈侍讲竟然挤出了几滴眼泪,然后就用袖子去擦。
“二位觉得如何?”
“夏,卫侯入,放公子黔牟于周,放宁跪于秦,杀左公子泄、右公子职,乃即位。君子以二公子之立黔牟为不度矣。夫能固位者,必度于本末而后立衷焉。不知其本,不谋。知本之不枝,弗强。《诗》云:本枝百世。
......
“太岳公,若真如这宁修所说,恐怕广东、福建要遭祸了。”
张首辅走到大殿时适值听到这一双君臣的对话,直到万历天子说出“朕准了”后,张居正才踱步走进殿中。
张四维点了点头,恭敬的接过信纸。
即便是这些官员做的不对,天子也得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不然就会被扣上一顶无道昏君的帽子。
“陛下,老臣肉痛啊。老臣有负张阁老之托...”
京师,内阁。
......
普通环境下臣子要求去官,天子都会出面挽留一番。
张四维与申时行齐声道。
或许昨夜没有睡好,万历天子忍不住打了个哈欠,这一纤细的行动却被这名翰林院讲读官发明。
......
他越读越惊,读到最后直是盗汗都冒了出来。
固然和张四维在政见上有很多分歧,但毕竟张四维是内阁次辅,张居正还是想听听他的定见的。
那陈侍讲却明显没有重视到万历帝的神采窜改,仍然自顾自的说着。
“子维,你也看看吧。”
此时文华殿正殿中,万历帝朱翊钧正襟端坐。在殿中,有一须发皆白的翰林院官员正意气风发的朗读着《左传》。
如果阿谁臣子真的想要去官,他还会上第三封奏疏。这时候天子普通就会顺势准予臣子的要求。
“这,这宁修所说但是真的?”
这场面如果被都城百姓看到,必然都得惊掉了下巴。
“老臣张居正拜见陛下。”
张居正又是感喟一声道:“想不到倭患方才安定,这些佛郎机人又跳了出来。大明的海疆何时才气完整的安靖啊!”
“朕方才没有听清,陈侍讲可否再读一遍?”
万历天子从小就被教诲要尊师重道。经筵的讲官实际上讲也都是他的教员,他天然不能对教员发怒。
张居正冲万历天子拱了拱手算是施礼。本来面露怒容的万历帝立即换上一副笑容,亲身起家走到恩师身边,虚扶了一记道:“元辅不必多礼。”
申时行一副忧其所忧的神采,恨不得亲身倒上一杯茶端到张居正的面前。
万历天子的神采顿时就拉了下来。
最难堪的是这一幕被前来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看到了。
......
冬,齐人来归卫宝,文姜请之也。
张居正稍顿了顿道:“以陛下的贤明必然能够做出最合适的定夺。”
仅仅是为了给臣下们作出一个榜样?可他的那些臣下们却没有争相效仿啊。
楚文王伐申,过邓。邓祁侯曰:吾甥也。止而享之。骓甥、聃甥、养甥请杀楚子,邓侯弗许。三甥曰: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图之,此为时矣。邓侯曰:人将不食吾余。对曰:若不从三臣,抑社稷实不血食,而君焉取余?弗从。还年,楚子伐邓。十六年,楚复伐邓,灭之。”
张四维看过奏疏后亦是倒吸了一口冷气。他虽是山西人,但也晓得广东、福建对于大明的首要性。
“太岳公,因何感喟乎?”
他当即停止了朗读,面露不悦的劝谏道:“陛下,经筵大讲时怎可分神?臣方才所讲,陛下有何观点?”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