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新官上任记[第1页/共4页]
方铭顷刻心如死灰,神采惨兮一片,失魂落魄地低喃了一句:“连你们吴家都不肯接办,试问偌大个清源县,那个还能接,还敢接啊?”
方铭一见吴公礼出去,噌的一下,立马从位置上站了起来,急道:“吴掌柜的,你可算来了。从速的,方铭手上的那批田产、祖宅另有酒坊,都一并卖你了。不二价,就如昨日谈的,一千贯!我将房契地契和田单都带来了,现在我们就做交割。”
旋即,吴公礼又坐了下去,双目微闭似在养神。
一向站在吴公礼身后旁听的二头谷大根忍不住打了颤,下认识地想提示自家大郎,见好就收吧!
翌日天刚蒙蒙亮,便有衙役在城中开端敲锣打鼓地巡街,并于各坊坊口处,张贴起红榜布告。
不过吴公礼仿佛没闻声谷大根的话似的,而是缓缓起家,就说了一句话:“方掌柜,若换做常日,纵是一千五百贯,吴某也不会嫌贵。但明天嘛,你便是五文钱卖我,呵呵,我都嫌烫手啊!好了,买卖不成仁义在,但愿下次我们天顺钱庄另有机遇跟方掌柜做买卖。大根,送客!”
再有现在的崔氏酒坊进献木兰春酒,被封了御酒,博了天下第九的名头。
二头谷大根猛地抽了口冷气,不自发地用手悄悄碰了下吴公礼的胳膊,低声道:“大郎,那么多的田产和宅地作价五百贯,这不跟明白菜似的吗?买…买了吧?”
方铭见状,略微低头深思半晌,猛地又是昂首,紧攥着拳头沉声道:“八百贯,我现在就要现银,钱货两讫后,方某现在就分开清源!”
这是多大的造化?
红榜上写着,此番崔氏酒坊进献御酒有功,特进封木兰春酒为大唐第九御酒。清源县自此,升格为上县,并减免朝廷正供两年,以示仁治天下。
如趁人之危,篡占了崔耕家业的方铭,较着就属于后者。
一时候,以耕作为生的清源百姓笑逐颜开,大家传唱,奖饰天子贤明,朝廷仁政。特别是那些靠着租赁地步给耕户耕作的大户人家,能省下两年不消交田赋,无异于天上掉馅饼,白捡了足大的便宜。
清远本地人要想不熟谙崔耕,恐怕是难于登天啊!
嘶……
“哈哈哈,吴某来迟一步,方掌柜恕罪啊!”
谷大根将方铭请着坐了归去,欣喜道:“方掌柜稍安勿躁,我早早便派伴计去请至公子了,估摸着是路上担搁了吧。您再等等,必定一会儿就到的!”
……
要在大街上随便拉一人问清源县令姓甚名谁,也许有不晓得的。但如果要问崔耕崔二郎,何许人也?怕是六岁稚童也能跟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按理说,他现在新官上任又判六曹,那六曹房都归他管。这个时候,卖力法曹的曹吏应当带他去巡查一下县衙里外,另有各个衙役房及县衙大狱。
到了大堂院,摆布两边是六曹房,即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六房。
钱庄的二头是专门卖力接待客人的,属于钱庄的二掌柜。此人姓谷,名大根,年约四十,在吴家的天顺钱庄干了快有小十年了,是钱庄的老资格。
……
贪婪啊,总想着崔二郎本身主动找上门,志在必得购回那批财产,然后本身能够狮子大开口,狠狠敲他一笔。
吴公礼又道:“晚些时候你亲身跑一趟周溪坊的崔氏酒坊,给崔二郎传过话,就说明天方铭来过,不过我们家不做他的买卖,其他的就不消讲了。”
又降一百贯!
不过吴公礼此次别说站起来,连眼睛都懒得展开,而是懒洋洋地挥了一动手,嘱道:“大根,送客!”
听着谷大根越说月镇静,吴公礼非常绝望地摇了点头,道:“你啊,亏你还在天顺钱庄干了十年的二头,你感觉是挣这笔买卖来得划算,还是反目一个清源县尉划算?是,你说得没错,吴家的确不是他崔二郎能招惹的起的。但当今的崔家也不是甚么阿猫阿狗人家,崔氏酒坊有御赐牌匾,有日进斗金的木兰春酒,崔二郎这般年青便机遇偶合地成了清源县尉。你感觉崔家就真的那么好拿捏?就帮衬着面前那点蝇头小利,出息!”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