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澄水如鉴[第1页/共2页]
唐菲实在不太喜好那种世人奖饰的景象,感觉过分子虚。
“本日一见到菲儿,本宫便感觉甚为投缘。此番一见,更是感觉此女心灵手巧,当为天下贵女典范!”
“此水晶糕不但形状精彩,更是食之甘美,清风凉口。其制作伎俩更是本宫闻所未闻,唐菲唐蜜斯竟能制作如此美食,倒是心灵手巧。”
由此可见这长公主在大臣心中的职位可谓非比平常啊。
如果不进宫,那就是百家争抢的好女,就是进了宫去,有长公主如许的人物一向照顾,那还不是必定荣获圣宠,前程光亮。
“这镯子本是前后赐给我的,现在一只给了长安,这一只就送给你。但愿你们姐妹两个今后能够相互搀扶,相互依托。”
长公主意这唐菲这般聪明,也颇感欣喜,与一个聪明人办事老是比蠢钝的人更让人舒心。以是只拉着这姐妹俩满脸慈爱。
为了此次的赏花宴,柳莹倒是绞尽脑汁做了一首好诗,本待借此一举成名呢,却那里想到这么快就已经无人体贴了。
不然那戚老爷只是一个三品侍郎,如何这么多大臣还如此抢先恐后的上前溜须拍马,买他的面子,倒是因为这戚老爷便是这长公主在前朝权势的代表了。
不由撅着嘴有些闷闷不乐。却又顿时调剂好神采,做出一副有荣与焉的姿势,站到唐菲身边。
众女子都是被这第一次见的精彩吃食所征服,七嘴八舌的赞起唐菲来。
既是姓段,看来确是哪位王爷家的公子吧,或是甚么别的皇亲国戚。
据唐菲所知,皇上恰是先皇的第一个儿子,又是嫡子,以是出世不久便被册立成太子。
略有些兴趣阑珊的唐菲,不肯与世人虚与委蛇,便顺手拿起长公主之前看的那篇诗稿,打量起来。
全诗直扣主题,以歌颂水的品德隐喻人,更是援引上善若水的典故,文采斐然。
“菲儿,现在本宫对你一见仍旧,这件镯子就送给你吧。”
但是在这诗稿仆人面前,倒是像一个刚学会写字的稚龄儿童普通。
“好诗啊!好诗!”甫一读完,唐菲便脱口赞道。
传闻,先时有很多大臣家里遭了事,却都是抬着一箱箱的金子去长公主府,最后由着长公主才摆平了事端。
“真是甘旨。”长公主从未吃过这般新奇,又好吃的东西,竟是脱口赞道。
人群中戚月盯着唐菲一脸不忿,而唐芸却只是不动声色,只在唇边擒着一抹意味不明的浅笑。
至此,唐菲算是借由这水晶糕在这盛都城里,乃至天下一举成名。
再看内容;
世人都被新奇吃食水晶糕吸引了心神,这品诗,鉴诗却成了主要的。
“这段姓乃是国姓,莫非是皇上!皇上他微服出宫了!”
竟能引发长公主如此盛赞,这唐菲倒是非同普通啊。
再去看那诗文,名曰“澄水如鉴”。从题目看来就是很有新意,不像别的人一味的咏水,赞水。
一时各种目光都像唐菲袭来,恋慕的,赞叹的,妒忌的,暴虐的???各种百般,唐菲却只是泰然浅笑。
这一咀嚼,便是一片惊奇之声。
这长公主在盛都城里权势滔天,先帝在时便深得先帝信赖,换了现在陛下也是甚为尊敬这位独一的远亲姑姑。
只这公子也是另类,别的人都恨不得写出好诗,好一举立名之类,这个公子倒是有着这么好的文采学问却也不肯以真名示人,当真是功名为灰尘,倒也是有一番闲云野鹤之姿。
“圣贤将立喻,上善贮情深。洁白依全德,廓清有片心。浇浮知不挠,滥浊固难侵。方寸悬高鉴,生涯讵陆沉。对泉能自诫,如镜静相邻。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
以是这赏花宴长公主既然欢畅,也就胜利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