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2页/共3页]
但霍青毓上辈子出身钟鸣鼎食之家,厥后又为王府侧妃,所见所识又岂是这等皂隶能望尘者,是以即便霍青毓态度温润和声细语,那周身气度言语辞吐便已叫人望而生畏。
杨嬷嬷闻言一噎,满腹的话又在内心考虑再三,方才窥着霍青毓的神采,谨慎翼翼地问道:“也没甚么大事儿。只是我们这院子里调、教的女人丫头们,且不知该如何措置,想讨女人的示下。”
霍青毓只能从大家的只言片语中推断这些孩子多数出身不高,父母多数是布衣百姓,或家中窘困后代浩繁父母一时照看不到,或是家中殷实不愁吃穿,但也没有才气蓄养豪仆,充其量便是本地略有薄名的乡绅,并没有家世太出头的。
别的一人也寻摸着倒了一杯茶水过来。
霍青毓微微一笑,仍叫男人把人拽了起来,柔声说道:“不消这么着,我也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霍青毓拿起桌上的普洱茶轻啜了一口,漫不经心肠说道:“有甚么话就说罢。”
她本身父母兄弟缘浅,可如果得了机遇,还是情愿成全旁人的。
霍青毓说的是最为标准的官话,几个孩子虽不会说,却听得清楚。
上辈子夺舍了她身材的那妖孽,常常脱手救人,要么是技艺出众却受人暗害的游侠儿,要么是出身凄苦参军没几年就能脱颖而出的穷户将军,要么就是白龙鱼服奉旨暗访的天潢贵胄,气运如此之盛,那才叫人感觉希奇。
霍青毓葱白普通的手指轻揉太阳穴,倾斜着身子打量杨嬷嬷半晌,直把人看的心慌意怯腿脚发软,方才缓缓说道:“既这么着,且叫她们出去。”
不过想想也是,凡是大户人家,别说是各房东子,便是贴身服侍主子们,稍有头脸的使唤丫头,出门子都得派车派人跟着。前拥后呼十几二十号人,那里就等闲叫人拐走了。
一起船行,尽览两岸风月。冯老三且看动手捧茶盏神采更加舒畅的霍青毓,满心猜忌无处可诉。
霍青毓略看了一眼,并没有接茶的意义,只在圈椅上坐了下来。目光漫不经心肠扫过那七八个被打折了腿脚伸直在角落里的孩子。
金陵本来就是繁华膏腴之地,豪强与世家林立,这些衙役恐怕一时眼拙获咎了人,早就练出一副火眼金睛。冷眼瞧着霍青毓辞吐不凡,便又恭敬了三分。
就在冯老三出去报官之际,跟从霍青毓一同来的壮硕男人进了堂屋,从内里搬出来一把还算洁净的黄杨木圈椅,奉迎的放在霍青毓跟前儿。
杨嬷嬷被调侃的脸面一红,讪讪说道:“这倒是不敢说。只不过是人卖我买,你情我愿罢了。”
因着姚短腿一伙人都是做惯了粗鄙下作买卖的,那人翻找了大半天也没找着一只可盛茶水的茶盏,只好将一只没有豁口的粗瓷海碗洗洁净,倒了半碗温茶。那茶色绛红,也没个茶香的味道。
本来另有些骄易的神采微微一收,抢先一人走到霍青毓面前抱了抱拳,客客气气的请人到衙门里头录供。
霍青毓哂笑一声,打量着满院子被拐孩童病的病伤的伤,遂叮咛人到外头医馆上请个郎中过来。跑腿儿的男人刚出门,冯老三便引着官府的人走了出去。
平常百姓多数有见官怯的弊端。便如冯老三这等腰缠万贯,因着买卖买卖经常与盐商官绅相来往的,方才报官见知府时,仍旧有些心生怯怯,不过是强作平静。
想到这里,霍青毓摆了摆手,仍旧细声慢问,渐渐的问出这些孩子的故乡父母――但是大多数的孩童都是四五岁时被拐子拐走的,这么些年展转各地,早已不记得本身的家人父母。有些人倒还记得家里的一些景色和人,却说不出个启事来。一番探听下来,也不过是聊胜于无罢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