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虎贼(上)[第1页/共2页]
扼守平虏砦的,是本地牢城军的一名都将,领兵五百。
郭宁部属的部将们,多数是界壕长城沿线的汉儿士卒、军官出身。底层的军将再如何英勇善战,也轮不到独当一面,更不成能获得批示较大兵力作战的历练。
这局面,在移剌楚材来到后获得了敏捷窜改。
都将只叫得一声苦。
当然,这些军事重镇,在大安三年与蒙古的战役开端后,全都已经衰弱得不成模样了。跟着一次又一次的括粟、征发和签军,河北各地的物质被源源不竭地送往火线,骡马尽数牵走,青壮全数参军,岂独一个河间府?
当时在宋国治下,有高阳关路,统瀛、莫、雄、贝、冀、沧等十州军。厥后大金鼓起,燕、代与中原合而为一,高阳关遂遭烧毁。而瀛洲河间府成了河北东路八州一府三十县的中间,号曰“中都之南府,天下之津途”,为河北屈指可数的军事重镇。
移剌楚材是个墨客没错,技击、骑射一无可取,更全无实战经历。但此君真是博学,对兵法、武经乃至积年来军队内部的文书流转、作战条例的要求都很熟谙。
而那队人马的先头兵力数百加快逼近,当即攻城。
此时郭宁所部攻打的,便是一个兵力被抽暇了很多的城寨。
数百人上千人范围的军队作战,两支军队的调和共同能做到这类程度,很不轻易。这类才气,本是郭宁部下将校比较贫乏的。
就在这时,本来浪荡在城寨东面的李霆所部蓦地发力。只一刹时,他们便如铁锤捣碎鸡蛋普通粉碎了抵当,杀进了寨子里,而己方的丧失的确微乎其微。
那都将嚷了半声,也不知是要告饶还是做甚,可惜面前血光暴绽,大半颗头颅随即落地,此后甚么都不消操心了。
这座城寨的西面,有大道与滹沱河平行,一向通向真定府,进而接连河北西路的诸多名城大阜,以是暮年甚是繁华,曾是河间府肃宁县的县城。厥后县城迁往阵势更高的黄龙淀以南,此地就改成军寨。
两路人马,各一个都,东路李霆所部主攻,率先建议打击的,搞得阵容庞大的,倒是西路卖力助攻的张信所部。
而那些诀窍,很多又是一理通,百理通的。登堂入室以后,应用之妙便存乎一心了。
当年契丹的大辽强大时,也曾占有此地,遂饮马河津,威凌汴洛。所幸周世宗力战以复关南,戎夏之防,藉以少固,这才有了继之而起的宋国。
守城的都将且战且退,试图带着少量部下往城寨西面的大宅里死守。
见此阵容,戍守方的士卒无不将重视力集合到西面。
他远远看到有不明身份的人马到来,仓猝遣人快马轻骑,去往河间府求救,孰料求援的马队分开城寨才两三里地,就在郊野上被敌骑追至,众目睽睽之下,被砍了脑袋。
都将急哈腰避箭,李霆从他身边堞墙背面闪身跃出,人在空中,匹练般一道刀光就劈下去。
哪怕厥后在馈军河营地堆积起了两千多人的军队,可他真正善于的,还是以少量精锐突袭那一套。
到现在,河间府表里空虚非常,河北东路马步军都总管府、瀛水兵节度使府、乃至女真人的骨干武力、河北东路胡剌温猛安的兵马,已然只在朝廷簿册上名义存在。
两年来盗贼蜂起、豪刁悍行,那里是我河北东路按察转运使能处理的?
别说部将们了,郭宁本身也是如此。当年他在乌沙堡边塞厮杀,老是切身陷阵奔袭,给后继的雄师队缔造战机。
此地北拱中都,南临青济,自古以来便是水陆冲要,饷道所经。幽燕有事,未有不先图河间者。后汉末年,此地曾是袁绍、公孙瓒争夺的重地。厥后五胡浊乱到拓跋世衰,乃至隋末、五代,群雄竞起,耽耽虎视,恒在瀛州,几于无岁不战。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