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 决战[第2页/共4页]
“山东兵没啥,就三条。平时吃的饱,一天二十四两主粮,别的有副食,比我们这十六两强多了。咱这十六两是带壳算的,脱了壳,还剩多少?你们说实话,哪天吃饱过?鲁军那二十四两,但是干落,顿顿有饱饭。二是军饷足,每人一个户头,军饷直接存到户头里,没人能过手。三是抚恤多,另有照顾,如果残废了,山东养他一辈子。是以兵戈的时候都敢玩命,比吃了大力丸胆还大。”
“副批示,现在不能踌躇了。我们这边不打,西线那边就不能打,吴子玉多一天筹办时候,就多一分力量,到时候想要制他,怕是不轻易了。”
听着亲信副官的建议,程云鹗本能的感受,如许的措置,有些不太安妥。起码徐又铮不是一个漂亮到,能够容忍别人不遵其节度的主官。更何况,本身已经是其眼中钉,如果再这么做,恐怕结果会很严峻。
不管口头上如何说山东不好,谁都晓得山东是块肥肉,徐又铮属意山东督军一职不是奥妙,他多数是惦记取让本身吃个大亏,他再出来拣便宜。
“徐总批示我看是用心磨蹭的。”催战的军官恨恨不平说道:“他手上的四个师,但是每天有吃有喝,哪像我们,既不给水,又只给那硬得能砸破人脑袋的洋窝头吃。这仗可如何打?”
边防军里有一些自山东招募的退伍老兵,在直鲁皖开战后,一部分老兵被清退,但是也有些人,靠着干系得以持续留用。现在,这些人就成了皖军兵士的主心骨。大师围着老兵,递上收藏的卷烟,扣问着鲁军的特性与缺点,本身该重视甚么,又该如何应对。
因为缺水或是腹泻,很多兵士中暑昏倒,因为不设立兵站,军队的补给都是从京里以及津门运输。但是津门的船埠全把握在地痞脚行手里,现在地痞们公开抵抗皖系,不管出多少脚钱,都雇不到人来卸船。多量自扶桑采购的面包堆在船埠运不上来,药品就更不消想。人得了病,没有药医疗,防蚊防暑的药就连想也别想,照如许下去,用不了多久军队就会产生大范围感抱病。
徐又铮的批示部内,一样有一副高比例河北舆图。两年停战期间内,赵冠侯主持测绘北方数省舆图,河北天然不例外。徐又铮手上这个版本,比赵冠侯所用的要旧,某些处所标注存在弊端,但对于共合而言,已经是极其罕见的初级军事舆图。
即便是打老仗的军队,在开战前夕,也不免会严峻,边防军这类没颠末大范围苦战的军队,练习兵器上并不减色,但是心机本质上却不能和打过扶桑的山东兵比拟。很多皖军开端交头接耳,小声群情着局势,以及明天的死生。有一些人开端念叨起,家里另有甚么亲人,本身万一死了,他们又该靠谁照顾。
几名铁勒逃亡军官,成为徐又铮的初级参谋,正如鲁军有瑞恩斯坦,才有了明天的统统。徐又铮在西北期间,也重视接收外洋军官,这些铁勒人就是他的最高参谋。军官们在图上比划着,以铁勒语大声扳谈。勤务兵再次送来程云鹗要求徐又铮进步的号令,却又被他丢到一旁。
两人相视一笑,面前已经靠近了扶桑人的炮兵阵地。宋子扬愣住脚步,“不必畴昔了。跟东洋人没甚么话好说。他们的人会换穿我们的戎服,以皖军身份退场作战。我们此次私行行动,却要搭上一个大队的东洋炮兵,将来徐总批示还不晓得要如何和扶桑人交代。”
他看了铁勒参谋交来的作战计划,点头道:“传我号令,谭金方、张国栋两师,现在向火线解缆,待鲁军与程部堕入混战时,从火线策应。孙金魁师由我亲身批示,作为总预备队,一次处理鲁军!再号令西线曲丰同,能够行动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