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洞玄指略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章:随意用念[第1页/共5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比方一天下内,便有此天下共鸣之法则,如是便名共性,至于各国,乃自有法度,便名本性,一国以内,乃有共法,至于各族,亦有自法,如是便名共法、别离法。

小我之情,非是世人共情,小我之欲,非是世人共欲,小我之性,非是世人共性,是故共性之下,乃有本性,若因一人之情,而伤他情面,则非明者,若因一人之欲,而伤别人欲,则非智者,若先伤人者,则必被人所伤,岂可因自欲而伤别人,迷昧之人,以自妄图而设欲坑,坑陷别人,至于束缚,彼等以此迷昧而堕束缚苦海当中,不遇救者,难道正理?

而初修者,不明禅定真要,是故常当修持四禅八定为引,引入菩提门路,厥后各种禅定,乃为大禅定境地,各种人间有、人间无之禅定境地,皆当得入,而学四禅八定者,当须谨慎,不成堕入禅支相中,有相知有,无相知无,有无皆忘,名为真禅,忆忘如一,名为安闲,行深禅定,聪明乃生,若测禅支,当有其尽,若测禅慧,其量多么?

六种波罗蜜,实在是一种。

人国之事,王臣所为,匹夫之辈,尊道守德便是助益天下之事,修真之士,方外之人,闲云之心,野鹤之意,尊六合之法而随阴阳之变,不识江山之主,不认六合法度,寄情于道,托形于德,道化则有情,德聚则无形,遵六合共法而自法成绩,守人间共德而自德建立,品德之事,岂在自我?道在乎道,德在乎德,自我便是自我,道化为德,德聚为我,我不失德,则是合道,若失德者,岂为品德哉!

所谓形神安止,即名静定境地,亦名三昧境地,此是修真之士所用言语,若人不学知识而善涵养,此中统统境地,皆当自俱,所谓粗细境地不同,亦当了然,纤毫之差,亦当明尽,起修之行,渐次促进,常当回看,乃能够自正修行,若不回看初行之路,必不能于将来正行正入,纤毫差失,不为全明。

人间有诸修道之法,观世人迷廖法相称中,略说修法之别,无师之辈,当须谨慎,中华千余年来,世传菩提道与金丹道,菩提道中有上品、中品、下品三等成绩,金丹道中,亦有如是三品成绩,而金丹中下品,又示为三,最上一乘,菩提道与金丹道中,甚难成绩,甚可贵入,所谓菩萨行、天仙品,此中难行,言语难说。

对应修学,各依宿缘,至于现在,修学呼应与否,呼应几分,亦大家自缘行动,随缘而修,非大家皆能对应修真,或身心根器居有为三品,而缘法系有为三品,如是对应而修,则难成绩,而缘系如此,随缘而修,道缘自深,至于将来,必得呼应,其他诸根器修法者,亦复如是,是故交间修真者无量,得道者寥寥,非诸法有不对,亦非修士不对,缘法不呼应,不能成诸法,另有缘法对应,根品不呼应,虽得法,而修不能成绩,另有根品呼应,而缘法不成熟,虽苦修,亦不能成绩。

至于人间,则有人法,诸人共性无别,而其本性不同,人间各国,为人之事,各有不同,纵其知见弃取有别,而其人道共知则无不同,所谓人道之事,便是人道同事,至于人道之情,便是人道共情,所谓人道之修,便是人道之情性,情性共处,乃为人道本处,情性不同处,便是世人本性之情。

世人有情面,世人亦有小我情,共守情面,尊敬小我情,莫以自情而碍别人个情,若共守情面底子,不违各个自情,则为敦睦,人间以内,所不能和者,即为欲重,欲重者越共情而发个情于众,侵损他情面,使别人不得敦睦安宁,如是之事,很久矣。

执古之道,御今之有,测其古始,是为道纪,古往以来,人间事皆记之于人间,沧桑流转,已成之事不转,将来可变,畴昔事不成变,人间事有别,人间情无别,人间物有别,万物根无别,是故说日光之下,无诸新事。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仙域    故乡的树    [足球]队长    高手下山:天卦小神医    二次元的神级系统    书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