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吉祥安止[第3页/共4页]
身得吉利安,心得吉利止,
身心不吉利,圣道不成期,
悔此罪已,复兴思惟‘我身心行动,统统动静,皆凭精气神支撑,我耗费精气神很久,本日欲习静定,当使精气神得歇息’如是思惟已,乃于身心安止中起观照,多么观照?当观其身,复照识心。
真人亦假说,贪名者无私,
德行吉利止,无身是真身,
汝以私欲,侵害本身,精气之所损,精力受其害,饮食不净,或过其量,脏腑之神,受害不乐,到处阴暗,渐趋死冥,识心机惟,机巧巴结,到处耗损,思神不宁,识神不乐,魄精丧失,灵魂亦丧,意志不定,五脏之神,不乐汝行,汝以私欲,自害精力,汝自精力尚不顺汝,外人岂得顺乎,欲有外德,先修内德,身心尚不顺服于汝,汝有何德教唆于人。
观其身时,当观此身统统处,闭目虽不见身,而人自知手便是手,足便是足,亦能辨知本身皮肤毫之属,以此自着名为观,如是观本身,能发觉身不安止之所,观得不安即应忸捏,此是劳损本身所至,损本身亦是害身,已有害行,当生忸捏,当起忏悔:‘我于今后当常涵养于身,我实愧对此身,身载我心,使我能行,我不自省,反增侵犯,是我过罪,今后当涵养此身,再不侵犯’如是忏悔,身乃得安,垂垂随顺。
如是妙明,亦有平分,而真妙明,乃真大成,得此明者,圆转诸义,妙明心中,聪明无量,能于统统说统统,能离统统说统统,能说统统离,能离统统说,如是乃真明。
身心得安止,何必修无私,
如是妙明,唯吉利安止,欲修真者,莫贪无私,汝等身心,甚应珍惜,爱之而不贵之,先涵养身心,后修自我,如是后其身者,其身实先,外其身者,其身乃存,贤人以其不无私而能成其私,何故知之,以此。
用身当爱身,用心当惜神,
自心尚无明,岂能照别人,
不能离幻者,虽知亦堕此。
颂:
善加思惟,此身是天所赐,父精母胎只是缘成,此心知识满是大地所载负,世人皆在此生,心识诸情,缘地而有,六合所赐身心,汝暂用之,本日世人用之而不养之,害之而不益之,忘恩负义,此名失德。
身心是私有,而非无私者,
汝等修静定时,当起如是思惟‘我本日欲习静定,欲得歇息,而我日日用此身为事,劳动怠倦,此身刻苦,抢先教此身得歇息,得静定’,如是善修,先使身得安止,乃名有德。
身心妙安止,妙心吉利尊。
求之而不得,不求而自成,
你们修持诸法,或禅定法,或存思法,或以身为根,或以心为基,而你们修持,从不知此二根底之事,亦不思惟此事,虽得略法,而如梦幻,身故功灭,道性乌有,不法有过,汝德不明罢了,汝修圣法,而非修圣,是故虽有功证,却非圣道修士。
你们世人修法,多思成,求取之心甚重,而你们却从不内省根底地点,你们道听途说微末法略而自修持,盲修瞎炼,或有微证,毕竟不能自明以是,不能自修自成,修真之事,所具仰仗,唯有身心二事,你们日日操心劳身,神灵魂性之所丧失,而你们日日用本身心,却从不照顾,从不安抚自我身心,虽名自我,实不知自我。
内修其德,无有兵器,德行之所到,统统降伏,若内德如是,内行人间,所到之处,统统自伏,何劳兵器?古往以来,诸圣大德,所到之处,无有兵器,统统安隐,无有斗乱,到处安宁,无有不顺,彼等所修内德,德量无边,福泽万有,统统人间,之所爱护,魔王尚且佩服,何有诸多厄难可度。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