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鼎宋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七章 历史之网[第2页/共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此时再反刍王彦中三人的议论,又有了另一番感受,黄庭坚之死的悲怆,苏东坡之死的憾恨,王彦中等人对蜀洛党争的扼腕长叹,以及对当目前政的痛心疾首,一股股地翻滚不止。这让王冲俄然感受,这个期间,这个天下,更加逼真了。

接着笑容就僵住了,一声呼喝划破夜空,清楚非常地回荡在山坡小院里。

王兴甫的祖父是苏轼的岳父王介,而王介的曾祖父则是王彦中的烈祖,也即六世祖【1】。王介的祖父从华阳迁到了眉州青神,这么算来,王冲是王兴甫五服以外的族侄。程世焕所谓的“苏氏外门族侄”,就是这么拐弯抹角来的。

说到黄庭坚,三人的话音降落下来,程世焕道:“当年我去宜州,与信中送黄鲁直棺木归乡,信中日日垂泪不止,字字不离黄鲁直。黄鲁直被赶出崇宁寺,连民居都不成宿,只得寻了城门楼容身。一日正逢绵雨,他去城门楼时,见黄鲁直把脚伸出栅栏,以雨濯足,见得信中,黄鲁直笑言道:‘信中,余平生无此快也!’”

这份“遗产”真是太丰富了……

【明天两更,王冲即将投身这个期间,开端搏浪之旅。】

【1:所谓“祖宗十八代”,是有来源的。《尔雅·释亲》曰:“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己”不算在十八代里,以“己”为父而下,“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昆)孙,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

王冲能体味到这类纠结,他们本就是蜀人,又与蜀党魁首有亲,却出于洛党魁首,理学宗师程颐门下,不得不跟苏东坡和黄庭坚在某种程度上划清边界。嘴上固然果断,心中却愁闷难明。

王冲心有所感,与黄庭坚论亲戚还算靠谱,可与三苏论亲戚,就实在太远了。以此为标准的话,三苏的亲戚怕是成千上万。

“谈到东坡,仲虎也是泪流双颊。说曾经看过东坡被贬儋州时,写给族孙苏元老的信,东坡信里言道:‘海南连岁不熟,饮食百物艰巨,及泉广海舶毫不至,药物鲊酱等皆无,厄穷至此,委命罢了。白叟与过子相对,如两苦行僧尔’,说到此,仲虎嚎啕大哭。未殁于天涯绝处,本是幸事,归程却归于冥冥,憾甚啊……”

“党禁一日不废,一日无君子朗朗彼苍!举目望去,朝堂州县尽是小人,到底要把这个天下祸害到甚么时候!?”

程世焕所说的蜀洛相争,王冲有点印象,但已是旧事。他持续在脑筋里搜刮,终究找到了相干质料。公然,程世焕是苏轼之母程氏的族人,而范奚则是华阳范氏的族人,范氏与苏氏是世交,苏轼季子苏过之妻是范镇的孙女,也能扯得上亲戚干系。

丰富而广大的桢楠木书架,黑中透红的漆色深沉凝重,仿佛光阴也难以留下蚀痕。这书架实际已在王家传了八代,有近二百年汗青。

夜色已深,寒气沉沉,王冲打了个寒噤,对本身之前就想着闲闲而求的心机生起疑问,这世道,真能安稳地享用本身的小繁华?

他正在测度,或者说是等候,本身是不是又跟苏东坡有亲戚干系,却听程世焕一番话,一时呆住。

“二郎的事传得真快,连王兴甫都晓得了,前日还问过我,也是憾恨不已。说二郎也算是苏氏外门子侄,颍滨先生(苏澈)还在时,知王家有这么一个神童,非常欢畅,还想待二郎再长些,在学术上提携一二,没想到,两年前颍滨公殁了,现在二郎又出了事。”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神奇宝贝之完美世界    奈叶同人之黑暗中的救赎    亲爱的达西先生[傲慢与偏见]    力量翻倍之异能复苏    侯门农家媳    画皮盗墓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