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怒不可遏[第1页/共3页]
“停了捐纳是不假,可想谋个差事的人不会少哇,主子倒还是听到过一些风声。”王商怕天子还不明白,弥补道,“比如海关监督、税官监督如许的特大肥缺,没有50万两银子你甭想见到老佛爷,没有300万两银子甭想拿下来……像织造、盐政这些差一等的肥缺,起码也得100万银子才气谋得差事……偶然候盯着肥缺的人还不止一个,大师就得相互抬价码,最后得缺的阿谁必然是出价最高的。”
这真是闭着眼睛说瞎话,慈禧甚么时候仁政爱民过了?光她本身亲手制定要殉葬的物品就占了将近一半,她如果有阿谁心机底子不会这么做。但林广宇没有体例,只能将错就错,拿出死人当挡箭牌,争夺将剩下的另一半保住……第三次机遇 第一卷 风起青萍之末 第二十二章 怒不成遏
按《清稗类钞》中的说法,慈禧该有私房钱8000余万两;按宫里宫外的传言,慈禧该有3000余万的私房;按李莲英的说法,慈禧起码有几百万的私房钱……这三个数字到底哪个是真的呢?林广宇一时吃不准,便问王商:“太后到底那里来那么多钱?如果有那么多钱,当年盖园子的时候还用得着调用水兵的军费么?”
一语惊醒梦中人,林广宇顿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受――清末任何一个空缺官职都是卖钱的机遇,既然密码标价的捐纳轨制停止了,那么把握国度最高权力的人便能够公开里把持着卖,慈禧看来这一手玩得很熟络。
王商不明白林广宇究竟想问甚么,但有一个答案他是清楚的,慈禧是决不肯拿本身的私房钱去修园子的,不管有没稀有量她都盯着国库,但这话临时不能对皇上说。因而便低头道:“主子不太清楚,只晓得那些个王公大臣每来求见老佛爷一次就得要一大笔款项,连带着李总管也有贡献。”
“皇上,正因为停了捐纳才愈发要求着老佛爷呀……”王商眨巴着眼睛,“这钱如果少了,甚么肥缺都甭想捞到。”
承平需装点,国事正堪忧。
“逢年过节贡献老佛爷倒是应当的,可也集不了那么多啊,朕看过贡献的册子,不过就几百两,最多2000两罢了!”
林广宇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晓得慈禧殉葬品丰富,但没推测竟然厚到这个程度,真是令人难以设想。
遵循这么粗粗一预算,先人考据出来东陵陪葬品代价超越1.25亿英镑的说法底子没有夸大,那些躲过火烧圆明园和八国联军侵华灾害的、相对比较贵重的珠宝玉器大部分都落到了东陵,要不是慈禧文明不高,对善本、孤本、书画、字帖等文明遗产看不上,估计朝廷里统统值钱的东西都得一扫而光。
“这个主子不敢置喙,不过既然外头传老佛爷有那么多私房,想来总不是空穴来风。主子揣摩着,这私房并不必然光指银子,珠宝玉石、古玩书画但是值很多钱。”
“两宫回銮以后不是已经下诏停止捐纳了么?”
“这是谁拟的条陈?其心可诛,可诛!”
再今后就是到东陵奉安即将灵枢正式放至东陵时,外务府又详确列了一份册子,比前三次加起来的还多一倍不足,再加上东陵修建过程中陆连续续、分批已经放入的珠宝,总代价得约1.5余亿两。
林广宇已经把脸沉下来了:“去,把外务府制定的丧典陪葬项目册拿来朕看。”
“那万一交了钱没捞到官做难道竹篮打水一场空?”
王商的话语一针见血地揭露了清廷中枢有关卖官鬻爵的套路――要想谋官,先获得李莲英那登记,奉告他想谋甚么差事,然后李莲英就奉告对方一个代价。这代价固然把握在李莲英手里,但标准倒是慈禧亲身定的。如果谋官人没有在李莲英处使足钱,他就会用心使坏,用心流露一个偏低的价码,成果可想而知,交了钱还得不到想要的差事。这部分落第人的安排又把握在李莲英手里,这时候他可不是按照谋官者前次交钱的多寡来决定差事的肥瘦,而是按照谋官人贡献他李莲英的多少来决定如何在慈禧那开口。慈禧看似随便的一问,实在李莲英早就已经把统统都安排好了。到最后宣布差事的时候,慈禧顶多把人叫出去“慰勉”一番,银钱她是不经手的,最多让李莲英代庖。如果差事过分热点,油水过分丰富,李莲英还会动点歪脑筋,慈禧规定200万便能够,他就报个250万,然后再和慈禧说有人出220万……到了“慰勉”的时候,慈禧和谋官人绝口不提银子的事,统统差价银子都让李莲英高低其手走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