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桂林之战(下)[第1页/共3页]
马进忠者,陕西延安人士,曾为流寇,别号“混十万”。此人虽说是农夫军出身,但却并非是大西军的嫡派,反倒曾经是大西军最大的敌手楚镇左良玉的部将。厥后左良玉身故,左梦庚降清,他与一个叫做王允成的左良玉部将未有参与,留在湖广便倒向了湖广的明军。二人订交莫逆,素有“王马”之并称。
但是,好景不长,崇祯元年,蓟辽督师袁崇焕擅杀持节武将毛文龙,而毛文龙的继任者陈继盛也很快死于参将刘兴治之手,东江镇混乱日甚一日,孔有德等人不平辽西将门出身的新任总兵黄龙,便率众投奔登莱巡抚孙元化,成为了孙元化以欧洲火炮练习的新军。
“爹,毛帅……”
“号令,线国安、全节、马雄立即放弃辖区,带领军队全速回防桂林!”
桂林一城,围数十里,光是城门就多达十三座,坚毅非常。这里是南疆重镇,明廷凭此城控扼广西一省,单单是国初之时就已经分封了藩王镇守,由此可见一斑。
但是,明军守势之狠恶也实在让清军怠倦不堪,协守的百姓更是趁着清军的怠倦纷繁放弃城守,哪怕是孔有德亲临第一线也已经难以挽回城防土崩崩溃的局面。
毛文龙对孔有德有知遇之恩,更是天启朝明军反攻辽东的旗号,孔有德平生对于毛文龙也是推许备至,哪怕是厥后成了清朝的王爷后仍然“每言大将军时势,辄于色不自胜”。
第二天,六月三十午后,李定国亲率雄师抵近桂林城下。将士的胄甲在阳光的晖映之下熠熠生辉,田野也充满了军队的旗号,军鼓之声震天动地,军容之整齐更是罕见非常。如许的场面,实在是赐与了孔有德以极大的震惊。
“那就劳烦马帅了。”
七月初三,持续两日的猛攻使得清军疲于防备。明军一旦退兵,城头上便当即充满了怠倦不堪的清军,与那些战死者一同躺倒在城墙上,乍看去也分不清是哪个活着、哪个死了。
“王允成,性子倒不算果断,但他既然求到了末将这里,末将倒是情愿率本部兵马依计行事。”
自永历四年年底攻陷桂林,拿下了全部广西后,孔有德便调派部将镇守各地,自家在桂林靠着横征暴敛当起了繁华王爷。到了现在,永历六年七月初四,明军已经杀入省会。这中间,不过是一年多的工夫罢了,他就已经落入到了这般的穷途末路当中。
明军退兵之际,一支利箭射出,拾到的明军见此上绑着一封手札便赶紧送交了上去。直到李定国手中,细细看过,便赶紧派人请来了麾下大将马进忠。
清军在大榕江干最后的反击也就此闭幕,而此时,天下起了大雨,门路敏捷的泥泞起来,清军的逃离在脚下的湿滑中更加难以成行。直到最后,孔有德仅以身免,未免夸大,但是亲信部将李虾头被明军射杀,所率雄师尸横遍野,死者无以计数。
战况危急,孔有德亲身上城督战,定南王的灯号高高立于城头,清军士气大振,几经奋战,总算是临时击退了明军的狠恶打击。
如许的环境,不但仅只要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他们一样如此。如毛文龙之子毛承斗,当年他们南下时就曾特地派人相请,不但态度极其恭敬,并且还要向清廷保举其一个高官厚禄出来。何如毛承斗以“愚不任官事,且惧违先将军志也”为由,加以回绝。
“杀鞑子啊!”
毛文龙平生中收养了无数的养子养孙,此中绝大多数人都战死在了辽东的疆场上,但也终究还是出了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如许的汉奸败类。孔有德等人推许毛文龙,乃是私恩,但如果毛文龙泉下有知,只怕都要气得活过来将他们活活掐死在辽东的故乡之上!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