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嫡策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绕梁[第1页/共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即使台上已经是唱上了,应邑的声量也半分未降,边说边落座,面庞光亮眼神明丽,同方才阿谁拿着戏单有些不耐烦的模样,判若两人。

应邑笑盈盈地褪了腕上的两支赤金镶青石镯子下来,一人一个地套在行昭与行晓手上,又拍了拍行晓的手,眼神从行昭身上一闪而过,同太夫人又说:“真是两个好孩子。太夫人好福分。”

听音堂里有嘤嘤的哭声,行明耸着肩膀拿帕子擦眼角,二夫人也红了眼眶,大夫人揪着帕子,一贯讷言的七娘也靠在黎夫人身上。

是大团聚的结局,听音堂里太夫人率先拍掌,赞了声好。班主携柳文怜,与其他几个角儿出来叩首谢恩。

宿世的本相,如同台上这折戏,抽丝剥茧般,垂垂清楚起来。

配房里的黄夫人,黎夫人都各有赏。

行昭嘴里发苦,现在看来,这已经不但仅是应邑与母亲的战役了。

戏台上,芳娘一袭红妆,髻上斜插一支金簪,描述哀戚,掩面哀号:“戎装平生,到头来落得个东流逝水,再不返来――”

行昭摸了摸腕上,较着大了一圈的镯子,青石冰冷沁人,她如有所思地再看了看贺行晓,贺行晓虽垂着头,唇角抿得紧紧的,眼神里却有很不成置信的冲动。

行昭与行明都站了起来,立在太夫人身后,长辈间说话,小辈不准等闲答话。

水袖扬天一甩,几经折转,哀哀落在地上。

定都城里的风俗是下午唱堂会,留下来用晚宴,再各家诉各情。三房请来的多是清流人家,在朝任官,如同百大哥松藤蔓交缠,临安侯府虽是勋贵,贺琰在朝堂上却任有重权实职,此时有机遇,自都是攀附套交。

三夫人号召着众位:“羊汤锅子可都暖好了!诸位往花厅里请吧!”

行昭僵着脸,在渐渐缓过来,两世为人,接受的磨难多了,便也不那么在乎了。

戏台上演到第二折,戏中老母蔡文氏正面向看官们哭诉:“我那儿,狼心狗肺,我予他吃,予他穿,助他高中皇榜。他却叫我老来无依,老妇人有冤有怨,只好撞头去处那阎王诉!”

贺琰是个很典范的家属族长,统统以贺家权益与本身出息为重。他可觉得了贺家和自我出息娶方氏,也可觉得贺家娶应邑,更何况,应邑是他少时的恋人。皇位已稳,贺家为公卿之家鳌头,权势显赫,这个时候娶到圣上的胞妹,又有虔诚之意,助力也不会小。若这时候方家已经不是助力,而是阻力,贺琰绝对会舍弃。

三夫人这厢正支着耳朵听应邑长公主与太夫人在说甚么,那厢支愣一下,就听到了如许的词儿,面色一下垮下来,似平复表情般,单手执了茶盅喝。

天气渐晚,屋檐下已有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主子们恭谨侍立。

听音堂里又是一阵笑。

太夫人摇点头,向缩在角落里的贺行晓招了手唤过来,抬高了声音:“行明是老二的女儿,阿谁才是侯爷的幺女,晓姐儿。”

行昭一看,大夫人面含轻嗔,推了推二夫人,二夫人这才收了眼神,不再难堪了。

太夫民气下迷惑,应邑并不是好相处的主,连几位王爷家的郡主都没得过如许的靠近,中间还站着行明,三房的行晴、黎家的七娘也在,另有几家的女人在,如许辨别对待行昭与行晓,是甚么事理?这个时候却容不得人细想,太夫人亦是自矜回笑道:“那里又有多出挑。两个小丫头还差着远呢。定都城里多的是顶好的小娘子。”

撞破内幕,伤透心过后,更多的是松了一口气,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再看太夫人正特长打着拍子,神情专注地看着戏台,仿若未闻。二夫人那一声叹说大不大,说小,这听音堂大抵也是能听全的。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糟糕,睡过头了!    神级巫医在都市    盛宠之锦绣皇后    两忘兮    梦境贩卖馆    冥海魂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