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赤血之争[第2页/共2页]
中年文士嘲笑道:“你小小年纪,就敢如此猖傲慢议朝政,竟然还为一群乱臣贼子发声,我看你是读书岔了路数,心术日渐不正,如果不警省,迟早也是害了本身。”
“我看,你还是归去读多点书吧,别觉得只读了几本圣贤书就晓得了圣贤事理。”
绝刀如有所思,缓缓道:“传闻,十年前赤血军在莽天侯的带领下,意欲谋反,浩然将军作为赤血七将之一,难逃其咎……”
绝刀一见状况不对,仓猝扯扯墨客的袖子,表示他不要持续辩论。
话未说完,秦无炎漂亮的脸庞涌起气愤之色,决然道:“浩然将军朴重开阔,忧国忧民,有目共睹,天下皆知,而赤血军更是为我大秦抵抗蛮族的前驱,赤血军为我朝的各种支出,岂是一道圣旨就能搬驳,要说莽天侯赤血军有谋逆之罪,我决计不信!”
蓦地,一个浑厚中带着一丝稚气的声音从楼梯口传来,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脸的年青小伙子俄然登上二楼,大步走到墨客身边,眼神恶狠狠地瞪着中年文士,他指着一脸惊诧的中年文士,骂道:“你别觉得你读了点书,年龄大点便能够倚老卖老,只知顺从跟风,不见半点学问,你读的书的又是哪门子路数?”
“照你所说,莫非,官字凭着两个口,老百姓就不能说话了?”
秦无炎冷冷地盯着邻桌的一行人,自始至终一言不发。
这桩天大的公案,不是他们这些布衣百姓三言两语就能定论的。朝野高低,天然是无人敢为赤血军说一句话,而山高天子远的官方,对此也是分红了两派,各执己见,但不管如何,不管赤血军有没有本色谋反,朝廷明白公告天下赤血军谋逆的罪证,哪怕是在离庙堂十万八千里的官方,也不幸亏众目睽睽之下,为“谋逆”的赤血军出声洗冤。
听了中年文士一行人充满敌意的话,秦无炎刹时涨红了脸,粗声道:“赤血军绝对不是乱臣贼子!当年,是谁驻守边关,抵抗蛮贼,保大秦国土无恙?又是谁安定七王兵变,救天下百姓于水火当中?除了赤血军,有谁能做到这些?如果赤血军真的成心谋反,为何要支出至如此境地?是非曲直,唯有本相断论,而非春秋,鄙人固然年幼,比不上诸位先生世事透明,但鄙民气中,也有一把衡量是非吵嘴的尺子!”
此人方才被秦无炎回嘴得哑口无言,自发失了颜面,现在闻秦无炎话中有畏缩之意,他自发胜利,乘势调侃几句。
言毕,绝刀面色蓦地一沉,右手按住刀鞘,微微用力。
动静越来越大,引发了隔壁几桌人的谛视,有人站在中年文士那边,对秦无炎口诛笔伐,有人站在秦无炎这边,附和他的说法,但却不敢明说,劝道:“对啊!你这墨客,还是别说了,在大庭广众下群情过往朝政,但是会犯律法,吃衙门板子的。”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