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死人结亲[第2页/共3页]
得了这老妇人一句“新娘子欢畅”,这四个男人才又把肩舆抬起来,摇摆着到了一户人家门前。
可说是办丧事,这大红的肩舆上确切披着一张白幔子。摇摇摆晃的肩舆一起走,透过那走音的曲子,模糊能闻声肩舆里女孩的哭声。新出嫁的,一夜之间要从黄花大闺女变成小媳妇儿了,一世为人进两家门,分开的生身父母,又是嫁到这类穷乡僻壤,哭很普通。但奇特的是,这哭声不像是嘤嘤抽泣,也不似嚎啕大哭,反而像是口鼻被人捂住了发不出太大的声音,而又在忍耐着甚么痛苦而哀嚎,弄出的那种动静。
新娘子又磕了一个。
又过了一会儿,新娘子进了里屋床上坐了,目睹那筹措事儿的老妇人出了房间带上了门,白纸花才是出了屋,对着一众乡亲们道了个万福:“诸位乡亲,我家娃儿命苦,如果没有你们帮衬着,亲还是结不成的。诸位的恩典我都记在内心,我也不会讲甚么话,都是乡里乡亲,开席吧。”
“尖嘴猴腮没有一点儿吉利的神采,”白纸花端起了新娘子的脸,“怪不得会克死我家儿子!呸!狗东西!”
白纸花点点头,站起了身,竟然是抹起了眼泪来:“劳烦你了,便是把她送出来吧。”
“新娘子请下轿。”那老妇人见新娘子久久没有动,只是把身子蜷在肩舆的一角打着颤抖,便是又出声催促了一次。
“礼成啦!”这老妇人拍动手,从后腰带上摘下了一个秤杆,端着递到了白纸花手里,“由婆婆代替新郎,用喜称挑起喜帕,今后称心快意。”
新娘子公然是强忍住了,只是肩膀不住耸动。
这户人家,透着那么一份奇特。逼仄的小院儿,两间小土坯草房,不大的门脸,和这个村庄里的大多数人家一样。接新媳妇儿,得张灯结彩披红布,这户人家东西也都齐备,只是那红布上面挂的倒是两个白灯,灯笼上的“奠”字看着刺目!
见新娘子老诚恳实跪了下来,这老妇人朝着白纸花一拱手:“您吉利,您家媳妇到了,时候也到了,但是施礼呀?”
柳树村是一个小村庄,村里头共四十多户人家,前前后后都熟谙。村里的大部分人都姓刘,也有说祖上是姓柳的,但是毕竟这么多年畴昔了,庄稼人也没个族谱啥的,说是姓刘便是姓刘吧。
这新娘子一身火红的嫁衣,却也是脏脏旧旧,再细心看上面粗糙的针脚还很新,就晓得这出嫁的衣裳指不定是用甚么被褥一类的东西仓促之间改出来的。盖头倒是很新,上面绣了个喜字,边沿坠着穗子。按风俗,该当是新娘子本身亲手绣的,这女红技术非常不错。
百般好处都有,但有一样,村里光棍太多。这么个穷乡僻壤的处所,自个儿村里的女孩都要往外嫁,人家外村的女孩都不肯意嫁过来。一来二去,守家待地的男人越来越多,想如何个别例的都有。有一些实在熬不住,去别家做了上门半子,入赘别人家。另有一些呢,尽力干活赢利——也不过就是少吃一点儿,多卖点儿粮食——买一个媳妇儿返来。
先前敲肩舆框的阿谁老妇人又拧着小脚站了出来,翻开了肩舆帘儿,喊道:“新娘子请下轿。”
这一番言语中间,白纸花气都不带喘一下,吓得那喊话的后生缩了脖子。
棺材前摆了一张凳子,一个四十岁高低头上戴着白纸花的妇人,正背对着棺材端坐在凳子上,直勾勾盯着这新娘子。
“新娘子,跨火盆了您。”在老妇人的提示下,新娘子谨慎翼翼提脚,往前迈了一大步。她闷哼了一声,又是要开端哭。那老妇人厉声道:“憋归去!疼也忍着,不准掉眼泪!”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