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二十三章[第2页/共3页]
******
这么想着他将手里的纸放在桌上,随即弯下身子将她拦腰抱了起来。
说到他们脾气的不同, 史凌汐不由想到苏洵曾经在《名二子说》中提到苏轼和苏辙名字的由来。
******
‘一门父子三词客’这是后代提及苏家三父子经常用的总结之语,唐宋八大师单单苏家便占有了三席,虽说他们今后宦途并不开阔,但在文学方面的影响是无庸置疑的。
苏辙看了看纸张,又低头看了眼史凌汐,忍不住轻笑一声。
史凌汐他们买好酒回到苏府以后,便各自回房歇息去了。
王弗比他们稍早一些到,已经坐在那边了。
桌前还摆放着笔墨和苏辙写的帖子,中间是她练习的字。她拿了一张放在手中察看,随即又看向桌上的帖子,独自感慨:写字不难,写好字却很难。
随即听到苏洵说道:“之前义王曾经来过眉山城,曾经也提起过张大人,他曾经是义王的教员,现在驻守蜀地,义王已经向他写了保举信。”
前面几个字还是遵循他的帖子来写的,可前面清楚写的是‘子由’两个字,密密麻麻几近遍及整张纸。
史凌汐从书房中拿了苏辙的帖子回房间练习, 一晃眼也有三日了, 这几日书院有文章大赛,苏轼和苏辙都未曾回府。
宋朝不像唐朝那么开放,这一点从女子的穿戴便能表现了。
“说了这么久,如何不见子澹和子由?”
不知不觉间竟然又睡着了,睡梦中她瞥见有一头七彩的麋鹿朝她靠近……
“嘿嘿,你看。”苏轸从怀中取出了一方丝帕,丝帕尾部绣着竹子,栩栩如生的模样令史凌汐不由赞叹:“二姐,你这进步也太大了吧?”
******
“对了,二姐,你的刺绣学的如何样了?”听她这么一说,史凌汐也不由一笑抬眼问道。她记得不久前,她绣出来的手帕上面丝线还是歪歪扭扭的。
“凌汐,你在发甚么呆呢?墨都滴在纸上了。”苏轸一进房间就瞥见史凌汐右手握着笔,眼睛直愣愣的帖子看。
史凌汐晓得王弗的意义,在北宋,虽说孔教、玄门、佛教三教并举,文人的职位有所晋升。但是对于男人和女子而言,却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这天午后史凌汐吃过午餐又回房练习书法,在当代的时候她固然学习还算不错,但是字却写的不太好, 她当真写字的时候和她随便写字的时候美满是两个气势。
文同,人称石室先生或笑笑居士。文同以学名世,善于诗文书画,特别善于画竹。
有些猎奇的抽了一张出来,他不由一愣。
而苏辙作为次子, 名字一样来源于车,可分歧的是辙并非来源于车子本身的构造, 而是取自车辙。天下的车子没有不是循着车辙在走的, 固然功绩不会算在车辙身上, 但如果人仰马翻了, 也绝无能够怪在车辙的身上。苏辙自小脾气平和,为人内敛。
他刚一抱住她,她便像感遭到了暖和普通朝他胸前蹭了蹭。
苏洵天然看出他的顾虑,便有些迷惑的问道:“为何与可看上去有些担忧?”
文同和苏洵、程绮罗闲谈的时候,苏轸、王弗和史凌汐便一同上了街帮他们买桂花酒。
苏辙正将她放回床上,手刚分开就闻声她喊他的名字,本觉得她是醒了,可听到她后半句他才反应过来,本来她是在做梦。
他是担忧张方平拉不上面子给欧阳修写保举信,现在既然是义王亲身要求,想必张方平便也不好回绝。
“二蜜斯,少夫人,文同先生来了。”
“好冷啊。”苏轸忍不住打了个冷颤抱怨道,抬眼看向一旁的史凌汐问道:“对了,凌汐,你之前冬衣节上街时不是买了一件玄色的棉衣吗?我看那衣服挺厚重的,是在那里买的?”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