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廷辩[第2页/共2页]
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第一眼的印象。
不待多想,百里无忌推金山、倒玉柱,双膝一弯,拜倒在地。
百里无忌顺从晋国圣旨之事,天下皆知。
一行十人到达成都已经是蒲月二十九。
自怀中取出庆州舆图,双手捧好,举到头顶,大声说道:“臣携庆州之地归入蜀国,献于陛下。”
孟昶,年二十一岁,长着一张五官清秀的脸,略微显胖,半眯着的眼睛中闪现出一股居上位者特有的锋芒,但百里无忌重视的倒是那双眼睛下沉湎酒色后闪现的眼袋。
终究有寺人前来告诉,天子筹办召见百里无忌。
此时,位于百里无忌右边的一人站出来向孟昶奏道:“陛下,臣有几个题目想问问百里无忌,还望陛下恩准。”
但见百里无忌微微一哂,举头阔步往前走去,来到殿前三丈处停下。
过后,百里无忌感慨道,本身见过南平王的王府,已经感受很豪华,可现在拿它与蜀国皇宫比拟,倒是连个偏殿都比不上。
如果平常人,到这里怕是早已双脚发软,心虚地趴下了。
赵季良在百里无忌的答复中找不出马脚,略一沉吟,问道:“既然诚意归附,那你为何要声明听宣不听调?”
一进殿门,光芒微微一暗,五六丈高、双人合抱的殿柱,十余丈的偏殿深度,很天然地构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加上十数双眼睛或带敌意或带轻视或带恋慕一起扫了过来。
百里无忌清楚地闻声赵季良话中的降字已经改成附字。
“准。百里爱卿,这是本朝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徐季良。”
百里无忌和徐守仁二人已经在侧室等待了一个多时候。
孟昶也在细心地打量着百里无忌,忽见百里无忌跪下拜见,便和颜悦色说道:“百里爱卿一起辛苦,且起来发言。”
再怯懦的人,见多了天然就不怕了。
实在这与人的胆识无关,只与见地有关。
琉璃瓦的重檐屋顶,朱漆门,同台基,捆绑住了多少位历代君王。引得王朝颠覆,百姓流浪失所,天下改成他姓。
也有能够是看到百里无忌的年青,心中起了惺惺相惜之感。
百里无忌轻笑道:“赵相言重了,其一,某前来蜀国事敬慕陛下,向蜀国归附的,不是归降。其二,当时某与蜀军大战方毕,两边各有毁伤,怎可轻意说降?”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