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巡盐御史有点咸[第2页/共3页]
永嗔唱个喏,蹦蹦跳跳地就出去了。
珍妃原是景隆帝身边的宫女,是大皇子永清的生母,母以子贵而封妃。
“甚么森徒弟?”景隆帝皱眉。
田立义笑道:“到底还是皇上会看人。臣推己及人,反倒是陈腐了。林大人对盐政的这些观点非常可贵,臣恭贺皇上喜得佳才!”他在权力中间打熬了半辈子的人了,见风使舵是练熟了的本领。
正在贾敏无计可施,百爪挠心之时,却听内里丫环喜道:“夫人,老爷身边的福儿返来了!”
福儿跪在地上,笑道:“夫人大喜!”
景隆帝却不容臣子瞻前顾后,道:“你尽管说。”虽是笑着,倒是号令。
他毕竟是宦海上的人。
林如海眼睛一闭,考虑着道:“回皇上,盐政虽系税差,但上关国计,下济民生,积年以来勉强情弊,难逃皇上洞鉴……”
永嗔见此事灰尘已定,在一旁笑嘻嘻接了一句,“赴汤蹈火亦在所不吝。”
贾敏一颗心放下来,考虑着,口中只道:“殿下也太体贴了些,竟费心亲身往翰林院走一趟……”
林如海顿首再拜,道:“回皇上,盐务如许大的课题……”
林如海就见天子穿一双金黄色的便鞋在面前踱来踱去,听话听音,在景隆帝和田立义的一唱一和中,他模糊明白了甚么;浑身都因为等候与严峻而紧绷。
景隆帝正走到他中间,见他拿戏文里的话来胡乱接,顺腿就给他屁股上悄悄来了一脚,笑骂道:“就你这猕猴会说话。”又道:“你原有如许好的徒弟,恰好不知勤奋。今后寻不到好徒弟,你且追悔莫及吧。”
“殿下说,你们家老爷要升官了,旨意还没下,他不好细说,只是白奉告主子一声,要主子返来奉告家里夫人,让夫人不要挂记。”福儿半点儿磕巴不打,把十七皇子的话复述来,“还说等老爷上任离京,他要亲身来给徒弟送行,再来拜见夫人,也见见蜜斯;说是自生辰那日见了,一向很想蜜斯这个mm。”
“说。”景隆帝言简意赅。
话是如此,却如何能真正放心。
“再去查探,到底为了甚么事儿。”贾敏揪着帕子,坐立不安,命那婆子,“如何俄然就给皇上召见了?接老爷的小厮与车夫也恁的胡涂,连个话都传不明白!”
“殿下还说,说不得老爷能回本籍看看。”福儿歪着脑袋又想了想,仿佛没了。
“儿子昨晚听母妃说,珍母妃犯了秋咳……”
他说一句,贾敏就在嘴边念一句“阿弥陀佛”。
景隆帝被他气乐了,骂道:“不学无术,偏还要现眼。滚出去吧。”口上这么说,眼睛里满是笑意。
林如海仍低着头,不敢看,耳朵里听着,又为这个门生焦急。他固然在上书房也见过十七皇子跟皇上“你来我往”说“胡话”,但到这类程度的,还真是闻所未闻。
“如海,”景隆帝亲热地叫着林如海的表字,“你不要严峻,朕召你来,只是问一点定见。”
说是“旨意没下,不好细说”,但是这位十七皇子殿下却简朴几句,把她最能够担忧地事情给交代了――是升官,不是祸事;是外放,要离京上任;要去的是处所,大略在姑苏一带。
永嗔笑道:“儿子服从。”却又道:“父皇,儿子另有一事相求。”
***&
本朝的巡盐御史一共才四小我,两淮、两浙、长芦、河东各一人。
既然不是十七殿下闯了祸,而太子与五皇子、田大人都在,内里还跪了一个大皇子,现在皇上又问出了“盐政”二字――那多数跟比来闹得沸沸扬扬的巡盐御史贪腐案有关。这桩事情里,不管哪一方,惹上了都是一个“死”字。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