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问政澎湖[第2页/共3页]
徐子先一一见礼下来,世人在各处为官的,当然不免邀他将来上门做客。徐子先都是承诺下来,至闽清知县李明宇,澎湖知县陈正宾两人面前,两人都是笑着行礼。
李明宇到底是正牌进士,且在京师做殿中侍御史,常常可见天子,要从豪情上来讲,读圣贤书又一向在大魏朝堂的人,对天子和大魏岂能没有豪情?当然不肯承认。
少量的货船会收土著生蕃手里存积的皮货,沙金,岛上因为地广人稀,原始生态庇护的好,有大片的鹿群,鹿皮特别受大魏北方的欢迎,一张皮子少说要卖十五贯以上,供不该求,只是生蕃野性难驯,这类买卖断断续续,并且也和大魏百姓或官府无关,起码朝廷是不成能从生蕃们手里收到税。
在大魏海军盛时也确是如此,经福建,澎湖,东藩,如一条锁链般将海疆紧紧节制,海军主力驻于澎湖,少量海军驻东藩南港,厥后海军官兵加上家眷,海商,渔民,移居澎湖和东藩的人丁逐步增加,东藩又设了一个军寨,至此算是完成了福建海防格式。
李明宇这时才道:“我现在晓得明达为甚么胜利了,普通的宗室膏粱后辈,哪有闲心问这些军政民生之事!”
京师民风越来越差,内争几近白热化,成为险地是必定之事,有识之士名利心又不是太重的,当然是避之则吉。
陈正志这时才开口道:“明达你腿上的伤如何了?”
……
还是在几百年前,本地渔民就常到澎湖捕鱼避风,那边的鱼群多,一网下去拖不起来都是常有的事,岛民把打上来的鱼腌制风干,装满整艘船过来发卖,靠海吃海,不过如是。
这就是老牌世家对局面的掌控和掌控。
徐子先对陈正宾道:“澎湖处所如何?”
徐子先道:“和李兄前次见面时,倒是未曾晓得有这么一层干系。”
澎湖人种豆,种麻,都是百年以上的传统,奇特的就是岛民喜好放羊,能够是地旷人稀的原故,有外埠人到澎湖,非常为那些大岛上成群结队的山羊群所惊,据福建路在三十年前的统计,澎湖羊群当在二十万只以上的范围,算是全部南边羊群最麋集的处所。
“明达也以为乱世将至?”李明宇道:“现在民气惶惑,莫非明达身为宗室,也是普通的设法?”
如有家属后辈在京任高官,对处所的家属回馈必定极大,比那些在处所为官的后辈要大的多。
“对了!”陈正宾笑道:“当然另有鱼!”
李明宇笑道:“当时我但是晓得,明达其志如何!”
到太祖立国以后,决意在澎湖设县,当时很多人感觉无甚意义,厥后太祖独排众意,说是澎湖,东藩在手,朝廷经制海军驻防,可防海盗。
陈正宾苦着脸道:“还不是那样?海军现在只剩下二十来艘战舰,三千余官兵,要护着东藩,澎湖,泉州和福州等处,捉襟见肘,底子防不住海盗。澎湖人丁,最多时达五万余人,有县城一,镇三,村三百余,现在已经只剩下三万余人,且很少海商,多数是渔民和种地的黔黎百姓,处所贫困,我的县衙已经快倾圮了,也没有钱来修。”
陈正宾也是笑道:“目光灼灼,盯着三妹看,我就说他不是好人。”
但从明智上来讲,他又晓得徐子先说的是对的,这类冲突的心机之下,李明宇长叹一声,不复多语了。
因为是蛮荒之地,户数丁口极少,以是朝廷在东藩未设县,只立了东藩大寨,有官兵一千余人,设知寨一人防备使一人,陈笃中就是任此职,正六品,职位不低,但毫无疑问是个苦差事。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