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青梅竹马[第2页/共3页]
“阿娘的难处香儿如何不晓得,又如何会见怪阿娘。父亲不在府上,当家做主的老太爷太太本就偏袒大房。眼下三娘又没有甚么大碍,奖惩三郎去祠堂,已经是老太太看在老太爷动了真怒的份上,才罚的。这已经是给了香儿的颜面了,如果再不晓得满足,怕是我们二房是完整扯破最后的情面。”
当初在普州的时候,相公和她都看中了骆家大郎,骆家大郎年纪比香儿大上几岁,是大唐可贵的神童。七岁的时候写下了咏鹅让崔氏非常看好这位世侄,骆家太太也很喜好香儿这个丫头。两家本来已经相互有了默契,比及两边孩子大一些,如果情投意合就定下这桩婚事。
摸着韦香儿头发的手顿了顿,来岁自家三娘就十四岁了,到了能够选秀的年纪。自家相公的官位又不大不小,正幸亏参选的位置上面。
“阿娘,我这边到有一个主张,如果能行的话,或许会有人帮我们压服老太爷那边。”动了动脑筋,一个主张涌了上来,如果操纵恰当的话,倒是一个不错的点子。
“三娘,刻苦了,是阿娘的错,不能替三娘你做主,还你一个公道。”崔氏看着清减了很多的女儿,上个月才合体的衣服,现在大了一圈,本来圆润的小脸眼下倒是变成了一个尖尖的瓜子,崔氏的江景不自主的红了起来。
当时候你阿爹骑马,你小小个子还没有马高,恰好要跟着你阿爹一同去,你阿爹不该,你可倒好要撒娇抽泣,闹得不断。厥后你阿爹没有体例,还是带着你一同去,好似也是那次你第一次见到骆家的小神童。”
“如果无不测的话,来岁春,你和骆家丫头或许会晤上一面。”
“娘,你还记得在普州的时候,当时候我和骆家,李家的娘子们一同去内里骑马,明显都是小娘子恰好都穿戴男装去骑马,还觉得谁都认不出我们是小娘子呢。记得当时候骆家兄长也还在,可惜我们分开普州的时候,骆家大郎也分开了,传闻好似去宫中给皇子做伴读。如果将来弟弟也能像是骆家大郎那样有才学,那阿娘您现在的刻苦都值得了。”
两边都在普州,女儿年纪又小,也不急于一时。没推测骆家大郎刚走了不久,韦家这边传来动静,韦家老太太抱恙,崔氏作为儿媳妇天然要带着孩子前去尽孝。现在骆家也搬到都城那里,崔氏也不是很清楚,这婚事一时候怕是也难以敲定。
为了停歇丈夫的肝火,又给二儿媳妇一个交代,只能强忍着心中的不舍,让三郎去祠堂内里罚过。三郎这个孩子一向以来都是被人宠着长大,受不得一点苦,去祠堂阿谁黑漆漆的处所面壁思过,对这个孩子来已经充足的奖惩了。毕竟三娘掉入湖中,只是一个不测罢了,三郎也被吓坏了。
一入宫门深似海,她们韦府人微言轻,香儿如果被选到宫中,那后宫的日子比韦府要庞大太多,不是她一个小丫头能应对得了。
可惜我送了的信,李家四娘回了信,骆家却一向都没有动静,听阿爹说骆家在我们走以后不久也分开普州,去了长安,可惜不晓得他们的住址,不晓得她还是否记得我这个姐妹。”
但眼下长安脚下,书院还是一个新奇的东西,除了一些贫困人家的学子,真正贵族世家后辈是不屑去此中。崔氏虽说是一个妇道人家,但比起其他妇人,曾经和韦父一同在普州的经历,让他比其别人多了几分见地。也是如许才气在看到韦府书院的弊端以后,想到了崔家的书院来。
韦香儿晓得崔氏发笑的启事,羞红的脸颊,在崔氏的怀中扭了扭。当初韦父受不了韦香儿的搅磨,承诺带着韦香儿去和同僚汇合。到了那边才晓得,其别人家长辈都带着其他府上的二郎,唯独韦父带着韦香儿这么一个哭红了眼睛的小娘子。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