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不祥的预感[第2页/共2页]
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书考第一,数考第一,乐考前三,统统都是那么诡异。
招考者一个个登台献艺,轮到赵皓时,已是最后一个。
他的手指落在琴弦上,琴弦悄悄颤抖,收回一声嗡鸣。
曲音连缀而起。
王馨眉头微蹙,凝神了好久,俄然问道:“莫非试题有泄漏不成?”
中餐时分,赵皓被一群人围住。
这家伙,凿壁借光……赵府占地数百亩,很多处所清油灯日夜不息,去凿的哪门子壁,借的哪门子光?
赵皓不由眉头微微一皱:这马屁拍得够油滑,没有一点毛刺。
终究,一曲结束,全场一片沉寂,好久,掌声如浪,鼓荡而起。
跑马场的边沿便是秦淮河岸,有水车从河里打水上来,灌溉着跑马场上的草地,使得那片草地清脆葱嫩,即便摔落在地,也不会太疼。
统统,仿佛都像个诡计。
古琴,“高山流水”。
平和,雅极。
迷惑也罢,惊奇也罢,上午的数考毕竟已盖棺论定,吃过午餐小憩一下,便要停止乐考和御考,世人毕竟不便再过量的胶葛,开端用餐。
那曲调度奏时而低缓,时而短促,跌宕起伏,连缀不断,余味隽永。
御考的端方,便是要纵马沿着跑马场的边沿,连跑五圈,率先完成者为胜。
这一次,连王珏都不淡定了:“两炷香的工夫,十道题全对,你是如何做到的?”
“款款东南望,一曲凤求凰,赵公子此曲与谢公子的‘阳春白雪’不相高低,只是谢公子本来乃你兄长,我又曾传授你琴技,不敢秉公,故只能居于谢公子之下。”
……
又一根琴弦崩断,不幸的琴弦……
赵皓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徐行走到琴案之前。
在坐的都是颇通乐律者,赵皓这曲“凤求凰”的确精美,与谢瑜的那曲“阳春白雪”在伯仲之间,并且两报酬表兄弟,谁第二谁第三并不首要,归恰是过关。
“蜜斯,蜜斯,赵公子又得了数考第一名。”
……
而明天的射考,倒是赵皓的至好老友,王府的二公子王珏主考。
“奴婢哪敢消遣蜜斯?是真的,全部园子内的招考者都在疯传,不信你问小月她们。”那丫头急的快哭了。
调子腾跃时,峨峨兮若泰山,如同在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不定,突现云中飞瀑,雾中清泉,水花四溅如珍珠,激音回荡如仙乐。
江宁城中,令媛难求梅林居士一曲,但是赵皓却得梅林居士传授琴技,世人除了羡慕,也只能羡慕,却带不得半点迷惑。
插手乐考者,不过二十余人,每人限一曲。
说到“泄漏”两个字,她不由心中一沉。
“赵公子说,他发奋图强,凿壁借光,聚萤为灯,头吊颈,锥刺股,故此学艺大进。”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