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宋好官人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九十六章:糊涂了[第1页/共2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治河?甚么,黄河又决口了?这……这……”饶是章惇智谋百出,心志果断,现在也忍不住一阵头昏,面前有些发黑。不得不发黑啊,刚刚才和西夏大战一场,固然大胜了,可国库也耗损很多。单单是方才收上来是秋税,已经全数贴出来了。乃至大部分商税,也换成了军饷,犒赏。能够说,现在宋朝国库里已经没不足粮了,洁净得都能跑老鼠了。如果黄河再决口,别说甚么了,就算是常平仓、惠民仓里的备用粮都不敷啊——都调走成军粮了!

赵煦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是这个理!行了,你去给章卿传话吧,就说朕有要事相商。”

彭元量提示道,“既然是他本身要的,何不干脆给了他?即便到时候群臣反对,但陛下占了理,他们也不得不平啊!”

心中大定的章惇,也没有了严峻的神情,开端一字一句地看起了这密信来。

头疼啊……

国库空虚至此,毫不是章惇的任务。他常日里扣扣索索的,总算是缝补缀补,让大宋这条大船没有翻覆,也算是一顶一的修补匠本领。好吧,固然现在大小官员的俸禄是从天子的内帑出,可这不是打了大败仗吗,官家欢畅从内帑付出一些俸禄算得了甚么?

颤巍巍的熟行接过了密信,章惇也是花了好大的勇气,才敢把信中的内容看在眼中。

章惇来不及多想,归正他现在脑筋一片空缺,只得深深地,有力地拜了一拜赵煦:“老臣拜见陛下……”

“章卿不必多礼,看看这封密信,朕现在拿不定主张,想听听你的观点……”赵煦镇静地把张正书的密信递给章惇,可他镇静的行动在章惇看来,倒是慌了手脚,极其失态才会这个模样的。

彭元量游移了一下,然后还是透露了些许真相:“是治河之事。”

“遵旨!”

“走,陛下性子急,怕是等不及了……”

彭元量到底是武林妙手,脚步轻巧得很,未几时便给章惇传了话。

彭元量也明白过来了,赵煦这是要以蝇头小利,把张家绑在宋朝这辆车上,叫张家一辈子都“免费”给宋朝治水啊,这等好的买卖,即是帮宋朝节流了数千万贯,乃至上亿贯的治水经费,难怪赵煦这么欢畅了。“陛下,高,实在是高啊!”

“莫非天要亡大宋?”

“咦,这不是黄河决口的密奏?”

章惇一愣,不由脱口而出道。

“彭内官,这陛下因何事调集老臣,能够奉告一二?”章惇一边走,一边不忘了刺探谍报。这也是为官之道了,如果不懂这个小手腕的人,那都是菜鸟。要说谁是天子最靠近的人,不是妃子,也不是皇太后,而是这些身边的寺人。每次有事调集臣子,这些贴身的寺人老是晓得一些内幕的。

“陛下,那小子不是说了吗,事成以后他要全数漕运的权力,还要设卡收过河钱……”

赵煦肯定对着彭元量一瞪眼,然后才说道:“章卿那里话,现在才仲春,黄河还未曾解冻,待得气候晴了,或到三月才气开端解冻。如此天寒地冻的气候,怎会决口?”

章惇晓得赵煦的性子,赶紧正了正衣冠,抄起朝笏就跟着彭元量快步走着。

章惇忐忑不安地进了垂拱殿,看着不断踱步的赵煦,也是心中一阵哀叹。要晓得,赵煦只要在大事产生的时候,才会显得如此不安。现在看来,黄河真的已经决口了。皇城司获得动静,已经第一时候禀告。如果没猜错的话,处所县府很快就会递上折子。明日必定要召开廷议,参议如何治水,如何赈灾,如何安设百姓,如何措置流民……

只是这河患来得太不刚巧了,说不定会影响到攻夏大事,一时候章惇也是手足无措了,额头上排泄了细汗,神采极其丢脸。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圣剑独尊    被亲爹托付给少年仙君后    不想当白月光的白莲花不是好宿主    十品国度    东吴大陆    为君终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