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宋好官人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舅哥[第1页/共2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逛逛走,我们吃酒去……”

这个家仆想来是专门措置船运一事的,话说得极其委宛。

汴河岸边,一排错落有序的房屋,均匀地漫衍在高大而疏落的树丛中。张正书看到了上面写的字,恰是“曾家私仓”。在这个私家堆栈门前,有几个搬运工,正在搬运着甚么。从大开的院门看去,因为气候阴沉,院中挂着很多晾晒的丝绸。也不晓得是比来雨天太多而怕丝绸发霉了,还是运输的途中不谨慎进水了需求晾晒。

“嗐,本来这是你大哥来打理的,但你也晓得我大哥,生性惫赖,那里肯管事?今个不知又去哪一家青楼欢愉去了,无何如,我只能担起担子了。”这个大舅哥倒也担当了很多曾文俨的做买卖之道,一张嘴不但能说,还挂着笑容,深得和蔼生财的要旨。

张正书有点失落,只能带着来财往那私仓走去。

曾信骥倒也真是个急性子,带着张正书就来到了汴河之上。只见一个临时船埠以外,停着好几艘大船。

想想也是,汴梁城中寸土寸金,那里有人肯破钞几万贯购置一个堆栈?就算你有钱,都一定能买获得这么大的一块地。而起从效益上讲,并不划算。把堆栈设在汴梁城外的汴河边,不但省钱,还能节流搬运的工夫。只要私建一个船埠就行了,归正又不是海港,在吃水较深的处所搭起一个临水栈道,船只泊岸就能卸货了,便利又快速。

“莫非小官人有托我曾家船队运了丝绸?”

不得不说,宋朝的造船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面前这几艘大船,都是货船。在汴河之上,行驶着各色百般的船只,有有漕船、客船、货船、渔船等。要晓得,汴梁城实在是建立在水上的都会,穿城而过的河道有四条之多,别离是蔡河,汴河,五丈河、金水河。这四条河各有效处,但给汴梁城带来的好处就是凝集了百万人丁。

“这位小官人请止步,这是曾家私仓,闲人莫进。”

“嗐,我还道是甚么事这般急。不算事,不算事,我且去与纲首说一声便是了。”纲首,是宋朝对于船长的称呼,也能够了解成船队的老迈。至于船长,天然就是曾家了,毕竟是曾家的船队。

这个男人满脸笑意,走到张正书的中间拍了拍他的肩膀,欢畅地说道:“好妹婿,本日是特地来寻我的么?走,甚么都别说了,去樊楼,本日我们喝个酩酊酣醉,一醉方休!”

“哈哈哈,我道是谁找上门来,本来是我家的姑爷!”

“小官人,你且在此等等,小的去叫我家小员外过来……”这个家仆告罪一声,进了院门,转了几转,就消逝在了满院的丝绸当中。张正书也是叹为观止,怪不得曾家是第一丝绸商,这私仓确切够大的。本来他还觉得本身买下的阿谁堆栈算大了,但没想到河对岸这里,离汴梁城足足有四五里地的处所,另有这么大的一个私仓。

张正书正思考间,曾家私仓里就走出了一个年约三旬的男人。

“额……”张正书不晓得如何评价,实在这个大舅哥也不比阿谁大舅哥差多少,都是汴梁城中的风骚人物。只不过他还算好,起码曾家的财产还能担当一二。固然没有甚么冲破,但也能守成。不过,一旦成了连襟,张正书必定要带契一下曾家的。

“公然没有人指导,就是要抓瞎了……”张正书叹了口气,“但愿在私仓那边能找到人吧!”

张正书说了然来意,他也不想用曾家将来姑爷的身份去压人,这是没有自傲的表示。

守在私仓门前的曾家家仆,想来是没见过张正书的,伸手禁止道。

张正书笑道:“没有,但筹算让你们托运一些东西……”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科技小农民    灵阵天下    天命为凰:毒医三小姐    凌天至尊    相亲失败一百次,我成了首富    湮华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