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举国之力哄太后[第1页/共2页]
今儿是十三,不需朝会。
贾中堂由衷感激“无泪懒虫”同道,在中堂尚未起家前就主动捐输纹银一千两,成为本作品继“小小霸王别鸡”后的第二位盟主大佬!
不过不上朝对天子是个摆脱,于百官而言却无多大实惠,除内廷行走大小官员外,凡满汉文武官均须于拂晓前去衙门准点坐班。
大清规定官员在衙门坐班时候是冬春为辰正(七点到九点),夏秋为卯正(5点至7点),以是即便眼下已经是暮春季冷得很,那些必须坐班的官员大多也要在寅时(三到四点)就得起床穿衣洗漱。
“老爷,你看那,看那!”
吏部通例出售的官爵多在四品以下,大捐所售官爵则最低也在四品,且多为实职,以是只要碰到特别环境才会拿出来出售。
可他们的仆人现在劈面前都丽堂皇的景像却如无睹,反而面沉如水,眉头也是轻皱。
英廉的侍从同轿夫仿佛乡间人进城般,四周张望,非常镇静,一个个都叫面前的美景给看花了眼。
此时天仍黑的很,路上前去衙门坐班的官员肩舆很多,也有品级不敷坐轿的官员在摸黑走路。
即便上朝,大清同前朝也不一样,因为大清的天子一个月只需上三次朝便可,也就是初5、十5、二十五这三天。
只见本来乌黑一片的大清门竟然一夜之间张灯结彩,从上到下一排排的宫灯将大清门映得是金碧光辉。
来人是《四库全书》总裁官、上书房总徒弟、东阁大学士,任军机大臣的刘统勋。
“可不是么,前番巡幸,有司处所一意阿谀,所费岂是以千万来计。东南元气大耗,影响所及,吏治民风都一一废弛。我等身为臣子,岂能趋利避害,不加以劝谏。”
只是本日倒是有些奇特,尚未到大清门时,坐在轿中捧着暖手壶的英廉就感觉内里如何俄然就亮了,并且人声鼎沸,奇特之余掀起轿帘一看,面前的一幕顿时让这位英中堂吃了一惊。
再看大清门内里的广场,也是无数宫灯悬于半空。本来空无一物的广场之上竟然平空冒出很多松树来,每棵树上都以丝绸彩带安插,搭配四色宫灯,看的让人是目瞪口呆,同时也是豁然开畅。
大清直接定下天子一月只上三次朝的轨制,朝堂表里包含官方,无不奖饰明君。
是以,贾六他爹贾大全说当官,特别是当京官乃是大家间最痛苦的事,不是没有事理的。
邻近各衙门地点的皇城,能看到好多低品官员尾随能够提灯照明的王公大员肩舆,仿佛一条蜈蚣似的亦步亦趋。没体例,之前产生过因为入夜没有照明,成果误入御河溺亡的事。
目睹庆桂走远,英廉洁要上轿,耳畔传却来一人的声音:“皇上乃大孝之人,中堂不成绩太后寿辰一事谏言。若国库真难以支应,倒无妨请开大捐。”
刘统勋也未几言,自去上他的肩舆入值军机。庆桂则是留下又与英廉多说了几句方才告别。
“......”
再看大清门通往宫城天安门(明承天门)的长道上,竟然每隔数十步就搭建了一座戏台,每两座戏台之间又建有牌坊一座。两侧各大衙门口的净道上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多少游廊,一样是张灯结彩,一眼望不到头。
满洲正黄旗分在德胜门,也就是皇城的北面,此地离皇城也是比来,从英廉家到大清门不过一柱香时候。
“如此,甚好。”
不远处有人看到了面沉如水的英廉,略一思考徐行过来,轻声道:“计六兄,户部这下费事了。”
“太后六十大寿时用银九百六十万两,七十大寿用银一千三百万余,此次八十大寿范围可比前两次大很多,我看弄不好就要半个国库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