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1页/共2页]
说罢,须菩提粘起一枚白子。
“你那五师弟,呵呵,彻夜之惑,恐是一时半会出不来。不提也罢。不提也罢。”须菩提点头摆手道。
“门徒不知。”
清风子沉默,又是来回几手棋,方问道:“若论及为人师的品性,当数八师弟凌云子最好,也最好为人师。我那几个不肖弟子近几年也是拜托在他身边,倒是长进很多。如果徒弟修书一封,不管凌云师弟身在何方,必然也会马上赶回。为何徒弟却意属三师弟丹彤子?那三师弟与五师弟来往甚厚,又脾气古怪乖张,听闻其下偶有弟子因受不了他的脾气而出逃,实非上上人选。如果由其执掌,恐怕是要为五师弟出头,彻夜之事不会就此作罢。今后那十师弟孙悟空只怕……”
一滴鲜血从嘴角缓缓排泄。
沉默了半响,长叹了口气,须菩提接着说道:“需知修仙本是窥窃,仙途凶恶,虽有所成,如此脾气,如果出了这斜月三星洞,怕是要被那满天神佛啃得骸骨全无。”
清风子睁大了眼睛在棋盘上扫视了好久,方拱手叹道:“到底是不如徒弟啊。”
置罢,便抬头轻捋长须,端倪带笑。
须菩提顺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道:“我道家心法,世人皆知分四重。凝神、纳神、炼神、化神。却少有人知那往上另有第五重,谓之天道。现在道祖修了‘有为’,佛祖修了‘无我’。修仙本是逆天行事,却修出个适应天命。哼哼,当真好笑!好笑啊!修仙求道本是窥窃六合之事,到头来却全修成了这般模样,于百姓何益?也无怪乎如来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要发弘愿普渡众生了。”
“这……”
“为师这些年遣他打理观内事件,本是成心历练。彻夜观之,恐是比先前更甚了。果然是本性不成违啊。彻夜之事,让他长点经验也好。倒是那猴头,修为已达凝神前期,短短数月罢了,倒是有些出乎为师的料想。如此资质,比之当年杨戬亦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及。倒是不白费老夫对他的一番希冀。”说罢,手捋衣袖,将白子置到清风子面前,转而问道:“为师托你寻的乾坤齐阴木,可有动静啊?”
开朗的笑声在风中回荡。
“只怕有苦头吃咯~”须菩提乐呵呵地叹道:“在我这斜月三星洞吃了苦头,也好过今后在内里栽跟头。何况行者道本是旁支,如同魔功,修之易成,却凶恶之极。本是封神之前流行的功法,现在承平乱世,天庭耳目无处不在,若无个处所开释戾气,到头来修行恐是要竹篮打水一场空。”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须菩提悄悄摆手,撑起家子踱步至窗前,眺望天涯月色中翻滚的流云,笑道:“那太上早已修整天道有为,高居三十三重天兜率宫,虽只掌教事不睬政事,可这普天之下却少有事情能逃过他的双眼,如何是我比得?只是,若这早了三百年修道的悟空出了山,便不知他还能不能算得过来了。”
“哦?”清风子执子的手微微顿了顿:“现在观中之事不是五师弟……”
“咔――”一声清脆的响声。
须菩提淡淡一笑,无法道:“你那五师弟,资质优胜,却脾气浑厚偏执,缺了份心机,少了些城府,且又墨守陈规,万事寻求公允,不知进退。却不知这人间除了公允,另有那很多事说不清道不明。”
青云子捋着衣袖,置下一子,问道:“徒弟这是给十师弟备的吧?”
说罢,顺手又是一子。
一旁腾空漂泊放射出数不尽笔墨幻影的庞大黑岩上已经呈现了一道不易发觉的裂缝。
此言一出,一道轰隆划破天涯,映出须菩提衰老的面庞。
须菩提轻声笑:“悟者道虽不如行者道刁悍,却少有折损,多为寿终正寝。归结而来,一个‘算’字。就如同棋盘对弈,需得先知先觉,未雨绸缪,方为致胜之道。普天之下最善此道者,必数那道祖太上老君。”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