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魏忠贤请辞[第1页/共2页]
与其如许,倒不如含混其辞。
他没想到朱由检会俄然提起先皇的遗言,更没想到朱由检会如此果断地采纳他的辞呈。
朕与你言及此事,实则是望你能了然,身为臣子,当以国事为重,莫要被那些浮名所累,朕对你寄予厚望,盼你能持续为朕分忧解难,为朝廷尽忠职守。”
但魏忠贤毕竟是老于油滑,城府极深,斯须间便已调剂好神采,复又摆出一副谦虚顺服的模样。
朱由检语气中带着几分玩味:“哦?是吗?那朕如何传闻,那些古刹中,都供奉着你的泥像,百姓们对你顶礼膜拜,
他赶紧趋步上前,恭恭敬敬地施礼:“奴婢魏忠贤,拜见皇上。”
这番变故,实在出乎他的料想。
魏忠贤缓徐行入金碧光辉的大殿,只见朱由检高坐于龙椅之上,神采持重,严肃自生。
一旁的王承恩,见状轻声安慰道:“皇上息怒,魏忠贤在官方积威已久,名誉之盛,实非一日之功,若不严加惩办,只怕民气所向,将会成为摆荡陛下龙椅之基。”
但现在看来,若不采纳行动,朕的江山怕是要落入别人之手了。”
更何况,你是朕之股肱,朕岂能等闲让你辞去要职?”
他悄悄敲打着龙椅的扶手,声音降落而有力:
“哦?”
魏忠贤心中微微一松,但随即又生出一丝警戒。
对于唐剑秋一番说辞,魏忠贤并未采信,眼中尽是思疑。
贰心中暗道:“这老贼,公然奸刁至极!”
他深知朱由检并非易于乱来之辈,本日这番摸索,明显是有所图谋。
次日凌晨,晨光微露,魏忠贤接到旨意,仓促入宫。
唐剑秋心明如镜,深知一旦直言否定,魏忠贤将会认定此事就是本身所为,到了当时将堕入万劫不复之地。
乃至有传言,你的名誉仅次于朕这龙椅之上的天子?”
唐剑秋肃立一旁,眉宇间拧成一抹深沉的峰峦,眸光锋利如炬,直刺向魏忠贤那张挂满伪善笑意的面皮,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肝火。
魏忠贤闻言,心中暗自策画:“这皇上本日的语气,模糊透着股不平常的气味,莫非已经晓得了甚么?不可,我得再摸索一番!”
魏忠贤闻言,赶紧躬身施礼,神采恭谨:“奴婢明白,皇上放心,奴婢必然经心极力,为国效力。”
他言辞诚心,又忙不迭地弥补道:“还望皇上莫要再听信上面之人的奏报,更请颁下明谕,严禁各地再为奴婢制作生祠!”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尽力平复本身的情感:“朕早已晓得他的野心,只是机会未到,不便轻举妄动,
只是奴婢年老体衰,精力不济,恐难以持续胜任东厂提督这一重担,奴婢大胆,恳请皇上开恩,准予奴婢辞去此职,得以安享暮年,以免误了朝廷大事。”
“魏公公此言差矣,昨日鄙人正于北镇抚司值守,并未外出,但关于古刹之事倒是略有耳闻。”
“魏忠贤,朕本日召你前来,并非是要究查古刹一事,魏公公心胸大义,功成不居,更显谦逊之美德,劳谦之美!
魏忠贤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微臣对此事一无所知,皇上明鉴,奴婢德博才浅,身微言轻,实非奖饰之材,
当然,朕深知你为国劳累多年,劳苦功高,皇兄大行前,曾对朕谆谆嘱托,谈及江山安定、长治久安之道,其核心要义在于信赖皇嫂另有魏公公你,
他将身子微微前倾,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言辞诚心:“皇上隆恩浩大,奴婢感激不尽,
贰心中暗自考虑,皇上此番高耸召见,究竟意欲何为?
“你说得不错,此事需谨慎布局,万不成打草惊蛇,如许吧,明日一早你随朕一起,传召魏忠贤入宫觐见。”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