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一十八章 我就是林延潮[第1页/共2页]
PS:再次感激龙蠖不关情盟主的支撑。也感谢大师的打赏支撑,码字好有动力。(未完待续。)
这又是从那里说教起呢?
前者相称于王艮之于王阳明,后者则是王阳明之于陆九渊。
常日儒生都只教他们成仁取义之道,但这番自承不如的话,他们倒是第一次传闻。
此言一出,众士子们一片哗然,他们本觉得林延潮要以大义说教,却不料林延潮却当场自承不敢。
“门生觉得当今之世儒学式微,朱学陷于空谈无用,王学阳儒阴禅,不知学问思辨,朱王二学沦为陋儒之学。而叶陈两位前辈所倡的事功之学,乃外王之道,切乎于治平之略,一扫朱王二学的老气,可为通儒之学。”
林延潮问道:“汝言必称事功,又可知事功为何事?”
林延潮接下去道:“前人士风,至今思之,但是我没有荆聂之勇,若秦王面前,怕连唐雎也是不如。”
厥后一次文会中,刑部的人出面给砸了。这一次他出了气愤,也义无反顾地来此叩阙。
但不管如何,林延潮每一句话,都引得近千士子都是当真聆听,连城楼上的官员们也是为之吸引。
世人纷繁心道,是啊,唐雎不辱于秦王,我们又有几人能够办到呢?
被林延潮扣问何为事功之学的士子,名叫姜启明。
姜启明很奸刁,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林延潮在自陈表里援引,他知林延潮要答辩,故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在理学上,姜启明自是不如当世名儒,但在永嘉之学上,他竟被人尊为经师,实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之感。
不过话是这么说,摆在林延潮也有两条路,要么担当前人衣钵,要么本身扛起旗来。
这是要开山立派了!
姜启明虽不客气,但听在林延潮耳中,却有一日千里之感。
被林延潮这一问,姜启明不由赧然,因为他只会以旧钱作新钱。
林延潮这时朗声道:“敢问诸位,若我等没有荆聂之勇,唐雎之义,是不是就不敷以言事功,报国之事呢?”
永嘉学派传播虽不过近月,不料已生长至这个境地。
林延潮点点头道:“你言思君报国,苟利社稷,死生以之。那我问你,如有一日国度有事,用你行荆聂之事,刺杀敌主,此去有死无生,你可敢吗?”
姜启明话中的意义是,我们本日向天子请命是为叶陈的事功学,而并非是你林延潮的事功学,你林延潮别以事功学魁首自居,用以此身份来劝我们回家。
其他人倒是一阵沉默,有人暗里道:“我等儒者,说话前当反躬自省,言出则必践,荆聂之事,吾实不敢为之。”
以是姜启明对林延潮心底并没有多恭敬,只是面上一揖后道:“门生所承乃叶陈两位先儒之教,不敢谈知事功之学,林中允所学不也是今后而来,此问莫非是替叶陈两位先儒问我的吗?”
如此目光和度量都太狭小了。
但姜启明不平气,搜刮了肚子里统统的黑货然后道:“既是状元公相闻,门生就只好抛砖引玉了。”
林延潮笑着,对着众士子们道:“此不敢当,吾觉得学术之说,恰如人铸钱。前人铸钱采铜于山,现在人铸钱只买旧钱取消铜铸钱,以旧钱作新钱,既粗恶,又把前人的传世之宝破坏,两边都没好处。”
“这……”姜启明一时不能答。
不过大师转念一想,都感觉林延潮说得倒是大实话。
有人以本身经筵上所言,字字揣摩,宗为初创一派大师,有人以叶适陈亮的学说为经。这就比如读书人学儒学,有人从孟子之言学起,有人从朱熹之言学习一样。
姜启明想了想道:“事功为外王之用,修齐治平中的治国平天下,当然是思君报国,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