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明文魁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六百零一章 文章华国[第1页/共2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少泾,真择善而刚强,你方才说到读书人们理学,事功之争,又如何了?”郭正域不肯伤二人友情,岔开话题道。

“文社里的读书人,很多都拿出昔日永嘉之学里,叶心水,陈龙川等人的文章来读,有的看与本身所学,是否与之有印证之处,也有人对二人之说,顶礼膜拜。”

雒于仁劝道:“眼下不是不能吗?除非林中允也如阳明子那般,有贬谪龙场的一日,不过我看眼下林中允圣眷在身,他又是深谱为官之道,要林中允如阳明子那般贬谪外埠,怕是不成能的。”

雒于仁调侃道:“美命兄,想当然尔。”

而郭正域倒是连连苦笑。(未完待续。)

郭正域叹道:“是啊,林中允又不是近溪先生,近溪先生在京时在广慧寺讲学,我曾有幸听过一次,不管在朝官员,闲居之士,或是你我这等进京赶考的读书人,无不前去听讲,可惜厥后遭张江陵之忌,以摇撼朝廷,夹乱名实之罪近溪先生被弹劾罢官回家。”

雒于仁见郭正域神采,劝道:“林中允是宦途之人,将来或许能成为张江陵这等事功的大臣,却不能似阳明子普通建功,立德,立言三不朽,讲学天下,门徒从之,官辙所至,随杖履者数百人。”

雒于仁点点头道:“那倒是此自陈表短长之处了,此文一出一举压下两边读书人的争论,回京述职的吕参议,看了此自陈表后,对摆布说,不管是理学,事功学,都是我儒学一脉,不成以我等持理学而以理学为正。”

“读林中允此自陈表,可知他拳拳报国之心,我觉得只如果于社稷无益的,大师无妨先看一看,就算再不认同,也不消焦急驳之。再说此事功之说与我理学何尝没有取长补短之处,贤人之学在于敬,谦二字,这才是治学之道。”

雒于仁道:我实不认同美命兄之见,吾当然敬佩林中允才学,却不能认同所谓永嘉之学,理学才是培壅本根,澄源副本之学,而是永嘉之学不过是逐末罢了。”

“林中允虽倡导事功,但并没有如阳明子那般著书立说,也没与任何人说要复兴永嘉之学的意义,何况他为日讲官,传授当明天子圣学,乃帝王之师。就算他肯教你,怕也是没有这闲暇工夫。再说你又如何能得他青睐,恐怕是见上一面也是难吧。”

都城偏僻处一间舍间以内。

郭正域知这位朋友夙来刚强,就如同当初二人并非厚交,但雒于仁却肯散尽家财为本身治病一样。

郭正域感激隧道:“少泾此乃金玉之言,好,我听你的就是。”

郭正域笑着道:“少泾,别人敬佩林中允是因他的文采,他的科名,而我敬佩林三元的,是他的事功之道,此乃是济世经邦之学,分歧于他学。”

郭正域笑着道:“我笑那些人舍近而求远。”

雒于仁顿时大喜:“美命兄,能听我的话,这再好不过了,来,我给你盛药来。”

雒于仁道:“这倒是未曾传闻,只是此文在都城里读书人中都传开了,昔日左思《三都赋》如何惊世,乃至于洛阳纸贵,大师都不晓得,本日见此自陈表,可见当年之状啊。”

“我看林中允之以是如此谨慎,也是因近溪先生前车之鉴在前,故而不敢讲学收徒,而遭摇撼朝廷之罪吧。”

雒于仁对劲隧道:“不错,吕参议曾言,道器非两物,理气非两件,成象成形者器,以是然者道;生物成物者气,以是然者理,以我看来,这才是继往开来之见,赛过事功之学不知多少。”

郭正域叹了口气道:“少泾,此事我们争议多次了,君子和而分歧,不要再说了。”

郭正域听雒于仁的话,晓得这才是实际,也是朋友一心为了本身的筹算。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大猿王    天道进化之路    末世:疯狂囤货直至无敌    窥阴阳    三国封神路    高武:高考上破些记录很合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