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明文魁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百七十三章 名声在外[第1页/共2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吴江县虽是小城,却透着江南水乡的味道,湿漉漉的石道,低矮的房屋,风土情面与闽地不同很大。

一旁虞员外走来道:“你们如何能落井下石,不知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吗?眼下大师都在一条船上,合法同舟共济的时候,风言风语有何好处?”

无人应对。

军汉又蹲下来,一巴掌摔到船老迈脸上骂道:“谁要你们赔钱?走跟我们见官去!”

军汉见了还对客舱里的人道:“诸位都目睹此事,随我一并去见官作个见证吧!”

鹤立鸡群,有几分刺眼。

这军汉虽是把总,但大明文尊武卑,把总见了县令也是要叩首的。把总都跪了,前面的运军和百姓都是一起跪下。

路途上众船客都是提心吊胆,唯独林延潮却好整以暇,赏识路边风景,仿佛是来游山玩水的普通。

这一句话令船舱里世人都是感觉是不是听错了。

运兵军汉没好气的将商贩遣散,然后大步入城。

林延潮道:“不焦急,如果见官,我断不会有事,但如果在这里亮出我身份,我怕这些官兵会狗急跳墙。”

本来明初时,朝廷是雇百姓用民船运漕粮至京师的,可几千里运河上,都是无数百姓的血泪啊。因而朝廷不忍心。改了个别例,让老百姓就近把漕粮运至沿河的水次仓中,再由十几万漕运军将水次仓里的漕粮,运往京师。

漕船损毁算是一件大事,要知运河沿县都是将漕政摆在头一名的,故而在县衙门前通报后,知县当即开堂鞠问。

世人一见都晓得这船夫要完,船夫也是倔性子当下开口道:“我……”

众老百姓早就见地了虞员外那一套一套的说辞,都没有理睬。虞员外走到林延潮面前道:“林相公,你是生员,这些官兵会卖你几分面子,读书人当急危扶难,这个时候你切不成袖手旁观啊!”

见官畏三分,众船客,运兵见了知县都是双腿发软。

当下船老迈,众船客被运兵们把守着,就近在吴江县登陆。

吴江县知县是一名五十多岁的官员,坐在官帽椅上,将惊堂木一拍,当下摆布衙役拿着水火棍喊堂威。

军汉笑了笑到船老迈面前问道:“你如何说?”

为何运兵不肯运送漕粮至京师,这便是明清两朝都没法处理一个题目――漕弊。

才吐了一个字,当下军汉将这船夫提起来,用拳头朝他肚子猛捶。

林延潮也是毁三观。莫非明朝碰瓷的,竟然不要钱,还分歧意私了,非要拉人去见官,这分歧适碰瓷的精华啊。

众船客一片哗然。军汉喝道:“有甚么好呱噪的,如果不从,一概以从犯论罪。”

“你,岂有此理。”虞员外重重拂袖。

老板娘也是扑了过来。一并求军汉道:“军爷,饶我们当家一条命吧!”

吴江县附属于南直隶姑苏府治下,也是因运河而起的城镇,船一到船埠,无数小商贩就用竹杠将装着食品,货色的篮子高高挑起,凑到船边叫卖。

等等……世人当中,另有一人站立。

船老迈闻声漂损二字就晓得完了,这是要被人拿来当替罪羊了,这些运兵不是要讹他银子,而是要拿他见官顶罪。

“漂损!”船老迈顿时傻眼了。

因而百姓不消流血堕泪,改成运军流血堕泪了。

闻声漂没这个词,林延潮一下子想起,前几年看邸报里有一名官员‘干没者缺而不补,侵渔者补而不坚,漂损之因实由此而起。’

船夫一个字也吐不出来,军汉站起家环顾了一眼,客舱里的人问道:“你们谁与本官说说?”

吴江县知县见了有几分动气,他读书半辈子书,落榜了无数次,好轻易中了个举人,才补缺当了个知县。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女神的贴身保镖    超级逃犯    我是星主    逆天宝宝:凤尊爹爹,宠上天!    红莲还在捞审神者[综]    江湖侠女灭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