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李自成入京[第1页/共4页]
崇祯天子惊问道:“营兵安在?李国桢何往?”
在李自成攻破京师后,很多忠于明朝的文武大臣就义,就义的勋戚有:宣城伯时春、惠安伯张庆臻,新乐侯刘文炳、彰城侯杨崇猷、新城侯王国兴,少保驸马巩永固等;就义的大臣有:大学士范景文、尚书倪元璐、都御史李邦华、副都御史施邦曜、刑部侍郎孟兆祥、兵部侍郎王家彦、大理寺卿凌义渠、太常寺少卿吴麟征、右中允刘理顺、右谕德马世奇、户部给事中吴甘来、监察御史陈良谟、翰林院检验汪伟等数十人;这些勋戚大臣,大多是满门赴死,或吊颈、或投井、或*,非常惨烈;就义的寺人,除王承恩陪崇祯帝自缢外,另有李凤翔、张国元、高超等人。
崇祯天子和众大臣无法之极,杜勋言李自成开出的前提:“议割西北一带分因此王并稿军银百万退守河南,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招兵助制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崇祯天子听了非常意动。
魏藻德仍然不答复,崇祯天子气得颤栗转头痛斥杜勋,只是叱令杜勋退去,并没有不杀他,杜勋出得大殿,对殿外的管事寺人王则尧、褚宪章道:“我辈繁华安闲,何必担忧?”,宫中寺人更起异心,杜勋分开皇宫缒城自去,崇祯之以是不杀这个昔日的亲信,是有两位宗室亲王被李自成挟持为人质。
二人返回乾清宫,还是没有一个大臣赶来,问内侍吴三桂还没有到山海关,而锦衣卫批示使安建清几天前就不知所踪,崇祯天子因而亲持硃笔写着:“成国公朱纯臣,提督表里诸军事,夹辅东宫。”写毕即命内侍赉送内阁。实在内阁中已无一人,内侍只将硃谕置诸案上仓促自去。
十八日,崇祯帝再一次下了“罪己诏”,宣布只究查李自成一人之罪,其他的人都可获赦;这时猛的想起了锦衣卫批示使安建清,安建清提及来也算是田承嗣的老丈人,恰是这个启事本身不待见他,此次他出面变卖田府产业,看来他跟田承嗣走得很紧,并且安建清这个有忠心迷恋官爵,许他一个浮名高官职位,让他把太子送到江南去是一个不错的挑选。
文华殿,崇祯天子和大臣们正相对无言茫然无计,杜勋大步流星进入大殿,大臣们请皇上拘拿杜勋,杜勋笑道:“有秦、晋二王为质,我若不返,二王亦必不免了。”
在蓝色袍服上大书:“朕自即位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脸孔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然后由王承恩帮忙,在一颗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死光阴着左脚,右脚穿戴一只红鞋,寺人王承恩陪着崇祯天子吊颈死边上。
周皇后乃顿首道:“妾侍陛下十有八年,未蒙陛下听妾一言,致有本日,今陛下命妾死,妾何敢不死?”语毕乃起,解带自缢。
内监答道:“营兵已散,李国桢不知去处。”内监说完话,已三脚两步跑了出去。
既然放弃了跟李自成媾和,崇祯天子下旨:外则由襄城伯李国桢主持,内则由提督寺人王承恩卖力,总督蓟辽王永吉节制各镇,俱听便宜行事,并发白银二十万两犒劳守城军民,崇祯天子信赖只要死守到吴三桂雄师入关,都城就会转危为安了。
更有宫人费氏年方十六,德容庄丽,被拥见李自成,李自成见她美艳,意欲纳为妃妾,乃问及宫监,言非公主,乃赐爱将罗某,罗某大喜,携费出宫,费宫人与罗某行合卺礼,众贼毕贺,罗某醉酣始入,费宫人又置酒饮罗,连奉数巨觥,罗已酣醉就卧,费宫人乃命侍女出房,挑灯独坐,待夜阑人寂,静悄悄的走至榻前,听得鼾声如雷,便从怀中取出匕首,卷起翠袖,用尽平生力量,将匕首刺入罗某喉。罗某颈血直喷,三跃三仆,方才死亡,费宫人自语道:“我一女子,杀一贼帅,也算不徒死了。”遂把匕首向颈中一横,为大明死节。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