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年少轻狂多仗剑 第十四章 万历遗诏(下)[第1页/共3页]
很快,遗诏的事便传到了郑贵妃耳中,郑贵妃听后好似丧失了统统的力量,直接瘫坐在椅子上。
行知书院,自一行人分开,徐茗儿便单独回了学舍,找了几张笺纸筹办誊抄诗文,提起笔,一行蝇头小楷方才写完一句“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便感觉不对,既然是写来拍卖的,天然不能用笺纸,何况两首诗作都是大格式,如果用小楷写就,实在是失了很多气势。
直到朱应安等人又讲到第五遍时,行知先生一行人才姗姗来迟宣布筹办开端拍卖。可贵的是朱应安等人故事讲了这么多遍竟然没有让人感觉重样。
方从哲只得服从起家坐下接着拟旨,但其别人却仍跪地不敢起家,乃至连头也不敢抬。
这时徐尔觉才看到坐在一旁的姐姐,他看了看徐茗儿怀里抱的几样东西有些讪讪的道,“姐姐,爷爷让我们拿些东西来为捐献拍卖做点进献,但是你晓得我的船模都被毁了,你看你怀里抱了这么多件能不能分我一个?”
“朕以冲龄缵承大统,君临海内四十八载于兹,享国最长,夫复何憾?念朕嗣服之初,兢兢化理,期无负先帝吩咐,比缘多病静摄丰年,郊庙弗躬,朝讲希御,封章多滞,寮采半空,加以矿税烦兴,征调四出,民生日蹙,边衅渐开,夙夜思惟,不堪追悔,方图改辙,嘉与天下维新,而遘疾垂死,殆不成起,盖愆补过,若夫死生尝理,人所不免,惟在继统得人,宗社生民有赖,全归顺受,朕何憾焉。”老天子深思了半晌略作歇息。
万历也晓得这遗诏下的有些高耸,若没有本日五皇孙的一番话,他也不会有此憬悟,君临天下一辈子,总算在最
见已筹办结束,万历天子开口道,“朕以冲龄缵承大统,君临海内四十八载于兹。”
“红笺小字,说尽平买卖。鸿雁在云鱼在水,难过此情难寄。夕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那边,绿波还是东流。”
万历天子已经几十年没下过旨了,方从哲内心有些忐忑,不知天子此次是甚么意义,如果浅显的旨意何必召六部和太子同来。
徐茗儿
“臣等惶恐!”
“姐姐,归正朱大哥又不在,何况诗还是你抄的,你就把你那幅画给我,别的两卷诗就算作你和朱大哥一起捐赠的了。”徐尔觉一边说着一边已经脱手去拿那卷装裱好的画了。
听了崔文升的话,郑贵妃眼睛一亮,似是重新燃起了但愿,赶紧对崔文升道“那件事情从速动手去办,催各处抓点紧。”
后觉悟,终究想起来清算朝政了。
放下笔,徐茗儿内心又默念了一遍这首清平乐,接着就是一阵羞赫,本身如何会想起这首词,想着想着,就记起了之前那人对对子的模样。
“娘娘,虽说不知何故陛下这时立了遗诏,可老奴看来陛下并非垂死,娘娘莫非忘了之前的运营了吗?那件事如果在陛下驾崩之前成了,娘娘或许另有反败为胜的机遇。”崔文升在郑贵妃耳边轻声说道。
只听朱应安道,“唉,这位兄弟刚来没听到啊?又要我重新再讲一遍,真是另我难堪啊,说好了,这真的是最后一遍了啊。”
天子接着道,“皇太子常洛仁孝天植,宜上遵祖训,下顺群情,著继朕即位,即天子位,勉修令德,亲贤纳规,讲学勤政,宽恤民生,严修边备,勿遇毁伤。赖六合宗庙之佑,子孙甚肖,表里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柔远能迩、涵养百姓,以天下之利为己利,以万民之心为己心,安邦于即危,扶厦之将倾,保固皇图。”
摸了摸有些发烫的脸颊,徐茗儿嘘了一口气,然后放开两张宣纸,提起一支狼毫笔,平了平心境,提笔用行誊写下一首“春雷”,然后在别的一张纸上用草誊写下一首“咏蛙”。两首诗写完,徐茗儿细心察看了一遍,很有些对劲,然后在每首诗的上面题上“万历四十八年春朱公子作于行知书院徐茗儿书”。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