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醉里挑灯看剑(一)[第2页/共2页]
许先生点点头,道:“我父亲曾在都城的书院里读过书,我也跟着在都城住过几年,到了能了局的春秋才返来的。”
他大声喊着阿娘,睡在隔壁的阿娘闻声跑过来,把他抱在怀里:“阿烨不怕,有阿娘在,阿烨甚么都不要怕!”
“阿娘,那首歌我会唱。”
他是遗腹子,而他的父亲,则是冯家的赘婿。
许先生是书院里的先生,冯烨已经在书院里读书了。
稚嫩的童声唱着深沉的歌,没有悲壮,只要无穷的神驰。
故事里有贤明神武的太子,有如天兵天将普通的萧七少,另有红衣红马,踏月而来的临潼公主。
冯烨八岁那年,他做了一个梦。
“阿娘,这是辛弃疾的破阵子,是疆场上的将士们唱的歌。”冯烨说到这里,他的面前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军队,而他便站在军队的最前面。
梦里他锦袍玉冠,骑着高头大马,在他身边另有一个少年,娃娃脸,笑起来有两个敬爱的酒窝,他们是如此年青,沐浴在都城的阳光下,意气风发,朝气勃勃。
他听到耳边响起一个浑厚的声音:“杨公子,走好!”
次日,阿娘给许先生送去了咸鸭蛋,另有自家晒的荷叶茶。
“甚么歌?”阿娘不解,随即她想起白日时她哼的那首采莲小调。
太子派出的暗卫得知了此事,太子大怒,转道清虚,让人接了冯女人庇护起来,又惩罚了交阳一众官吏,亲笔给冯园题了牌匾,将冯园交还给冯女人。
放学的时候,统统的孩子全都走了,只要冯烨还留在书院里。
交阳知府派人围了冯园,冯老太爷一气之下便沉痾不起,不久便放手西去。
从小到大,冯烨从未因为丧父而自大,在乡邻口中,他是“那位大善人的儿子”,他和小孩子打斗,小孩子的家人却会先来看看他有没有被自家孩子伤着,他跟着阿娘去田里收租,会有大婶拿糕饼给他吃,趁便奉告他,若不是他爹带人抢险及时,这里的地步和人家,早就不知如何了。
年幼的冯女人保不住园子,冯家传了几代的这座家业硬生生被掠取而去,厥后有商贾出了重金,交阳知府便将这园子转卖给贩子。
冯烨唱完,问道:“阿娘,你看,我会唱。”
因为受过太子恩德,冯女人虽是一个孤女,却再也没有人胆敢觊觎冯园。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