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廷争[第2页/共4页]
“陛下所言甚是,强干弱枝,天下英才齐聚长安,当然无益于陛下择优取贤,可凡事过犹不及,如果统统人都集合在长安,恐怕也不是功德。长安堆积了大量的人才,如果只是谈天说地,斗鸡走马,倒不如让他们游历天下,为朝廷耳目。陛下,治河之策能有本日之服从,可不就是梁啸游历四方才有的见地吗?”
“燕人卫满?”天子哼了一声,摇点头。“本来五十年前就改朝换代了,我们却现在才晓得,看来真是闭目塞听啊。”他转向窦婴。“魏其侯,看来你说得没错,我们的确应当鼓励年青人出去逛逛,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贤人的文章再好,没有这些风土情面,不免失于空洞。”
“陛下,这不是细末之事,而是底子。”
无数双目光看向了窦婴,此中就包含田蚡。田蚡看着窦婴,心中暗喜。窦婴这个老游侠口不择言,又要给他本身找费事了。
主父偃、严安等人也前后赶到,一一入坐。
宫里藏书丰富,不但在浅显读书人能够看到的秦朝汗青,另有其他各国的汗青,董仲舒花了几个月的时候,翻捡统统史料,将这些记录一一摘抄出来,并按年份停止摆列。固然另有些细节能够有待商讨,但从春秋战国开端,大河改道越来越频繁倒是毫无疑问的。
窦婴侃侃而谈,将大河变迁史扼要的说了一下。大禹治水的事太远悠远,只能当传说,也没有坚固的史实能够辅证,但是春秋战国的事却能大抵说得清,像决河如许的大事,不管哪一都城不会不加以记录。
窦婴眨眨眼睛,不紧不慢的放下军报,抚着髯毛,无声而笑。“臣痴顽,只看明白了一点,最桀骜不驯的猎骄靡昂首称臣,梁啸征服了西域,天山南北的三十六国今后是我大汉的属国了。”
方才完工的温室殿中,天子拢动手,仰着头,看着新绘的屋顶,眉梢轻扬,似喜非喜。
窦婴微微一笑,胸有成竹。他早就有了如许的设法,之以是一向没有公布,就是因为这件事毒手,触及的题目太多。但是现在他不能不说了,水患还没处理,天子又想出兵草原,这的确是混闹。梁啸征服西域是不假,但是梁啸才带了多少人去?四百。曹时、卫青征服草原要多少兵?少了不能少,十万。
“陛下,颠末翻捡文籍,体味河水众多的环境,再与近几年的水文做对比,眼下固然还没有肯定的证据,但臣觉得,河水众多与关中人丁有很大干系。关中人丁越多,山东水患越频繁。”
天子眉头一挑,心中暗笑。绕了半天,窦婴终究把话又绕返来了。
此言一出,世人面面相觑,如何听都感觉这话有点不对劲。照窦婴这说法,那立都长安才是河水众多的底子启事?如果不是都城在长安,天下人又何必赶往关中呢。
窦婴站了起来,微微欠身。“陛下,臣大胆,若说长安宁都一日,水患一日难以根治,陛下是迁都,还是不迁都?”
窦婴不屑的扫了田蚡一眼,转向天子。“陛下,臣觉得现在外出游历的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长安周边有人丁百万,远远超越关中能能供应的人丁,每年需从山东漕运三百万石以补太仓之不敷,如果加上商贾贩运,数量更是惊人。以一个士子,侍从一人,年食四十石计,有一万士子外出游历,且不说他们能增广多少见闻,仅是节流的粮食就有四十万石。”
听完窦婴的论证,统统人都闭上了嘴巴。治河是干系到天子名声的大事,都城也是一国之本,谁敢等闲发言?不但众臣不敢等闲说话,就连天子都不敢随便说话了。过了半天,他才强笑道:“这么说,多派士子外出游历,的确不但能够增广见闻,还能减轻河患?”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