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安吴策[第1页/共3页]
“将军的意义……是筹办撤兵了?”
王兴接过话头。“没错,吴地固然多驰王谢以后,却一向不受正视,在朝廷眼里也被视为化外之民。实在从周时太伯奔吴算起,吴就与中原无异。秦灭六国,六国贵族多有奔吴者,吴地虽在江左,血脉却多有传自中原,与蛮夷有天壤之别,只是朝廷不晓得罢了。”
春秋战国时,吴越就以青铜兵器的锻造立名天下,传说中的名剑大多出自吴越,两千年后,勾践自用的青铜剑出土,仍然寒光闪闪,锋利非常。但是吴越少铁,进入铁器期间后,吴越再也没有了昔日的风景。
梁啸明白了。王兴把他们引到伏波里来,恐怕是处心积虑的一步棋。这是要替吴地的豪强代言,争夺朝廷的正视,加大对吴地的政策倾斜啊。吴地远洋,有铜有盐,地盘肥饶,有很大的经济潜力。只要朝廷放权,吴地很快就能生长起来,而这些由六国后嗣构成的豪强世家也能借势而起。
“看来,我又不幸而言中了。”王兴摊摊手,一脸的无法。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一个处所要想生长,根本扶植是关头。而根本扶植投入大,产出慢,这些豪强世家既承担不起,也不肯意投入,只要朝廷出面才气实施。王兴背后的那些世族说得冠冕堂皇,打的大抵就是诸如此类的主张。
不得不说,景昭有点乱了方寸,举止失措。身为吴国将领,刘驹的亲信,要求余善杀桓远这个吴国的将领,的确是家丑传扬。
景昭叫了半天,见余善一点反应也没有,不免有些泄气。“将军,军无令不可,若不能严惩桓远,恐怕吴县难下,此次挞伐也将徒劳无功。气候渐冷,将军要白手回都,面见大王吗?”
“水路吧。<div class="cad">conAd2();那么多战利品,陆路运输太难了。”
-
是以,余善对景昭、桓远的抵触乐见其成。
梁啸不置可否。王兴与严助的干系不算靠近,他在背后说严助的不是,他却不能拥戴。
梁啸和李椒等人互换了一个眼神。
桓远沉吟半晌:“请将军恕我冒昧,我觉得从陆路更安然。且不说海上风波大,仅是从震泽出海这段路就不太安然。来的时候,我们出其不料,能够长驱直入。现在则不然,会稽到处皆兵,恐怕不会让我们安闲撤退。万一被堵在路上……”
“补救?”王兴不屑地笑了一声:“刘濞亡后,会稽入为汉郡已经十有七年,每年的赋税巨万,但是朝廷的公卿何尝以吴越为意?对他们来讲,吴越相攻乃是小事一桩,大可不必在乎。朝廷的公卿如此,朝廷派来的守尉亦是如此,闽越来攻,能躲则躲,能忍则忍,我等小民只能筑堡自守,惶惑不成整天。”
伍千秋苦笑着摇点头。“中原铁作大多官营,扼守周到,哪能等闲进得去。那些大族也是眼高于顶,我伍家虽说也是王谢以后,可在中原大族的眼里,却与蛮夷没甚么辨别。就算上门拜该,也是要吃闭门羹的。”
伍千秋也笑盈盈的说道:“可惜我们的工匠技艺不精,不晓得如何冶铁兵器,不然的话,连诸君的兵器都能够重新打造。”
余善皱起了眉头,有游移之色。
伍家铁作并不大,起码在梁啸看来不大,在看惯了都城气度的李椒、秦歌等人看来,伍家铁作也只能用寒酸二字来描述。但是在此时的吴地,这个铁作却实在彰显了伍家的气力。
“景将军,如何能说是白手呢?”余善终究坐直了腰。淡淡的说道:“你看,我们横扫松江以南,几近霸占了全部东瓯,战利品堆满了统统的战船,又击杀了会稽都尉。已经不虚此行啦。至于伏波里的小小波折,公子英勇战死,英年早逝,当然令人伤感,但战阵之上,谁又能包管本身万无一失呢?”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