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周皇柴荣[第1页/共2页]
她起首翻看了此行要赶往的登州,按照地志的描述,登州应在辽东半岛,靠近蓬莱之处。
蓝怡看着这满满的一小箱册本,书箧乃是实木雕镂而成,古朴精美,书箧内的册本看起来新旧不一,但都非常整齐,并无折角污损,由此便知夏婉乃是爱书之人。
李白病逝之前,将本身的诗稿万卷拜托给他的老友当涂县令李冰阳,请其为之作序。李冰阳为之清算诗稿并作《草堂集序》这篇序言,传播至今。但遗憾的是,这本十卷的《草堂集》已佚,蓝怡没有想到本身竟能见到这本已佚的太白诗稿,全部心神都被它摄了去。
夏婉看着蓝怡两眼放光,想看又不好说的模样,不由发笑。她这几日还是第一次见到蓝怡这等神采,便知她爱书,附近的爱好让她感觉与蓝怡又靠近了几分。
“mm喜好便好,我这里另有些书,mm选两本带归去看吧,权当这两日等待的消遣。”夏婉说着抬手让春草把书箧取过来放在床上。
该书按大周的州县建置,详载各建置的沿革及山川、物产、古迹,民风、人物、掌故等,内容非常丰富。蓝怡按照上边的团体描述,发明大周和大唐的边境相称,东北也是有突厥吐蕃、高句丽等国。
至于详细是哪一年,她就无从得知了,蓝怡挠挠头,本身那点不幸的汗青知识,在这里是没法瞻望时势生长的,从而避开祸端了。
“这如何美意义,我带着孩子肮脏,若弄脏姐姐的书就不好了。”
蓝怡松了一口气,见着册本一欢畅,当代词语竟溜了出来,还好夏婉并未在乎,看来今后还是要谨慎行事的。“老公”这一词,在当代更多的时候指的是寺人,如果此地也是如此,她这称呼就非常让人思疑和不舒畅了。
“老公?夫君么?这称呼之前倒没听过。”夏婉看着蓝怡还是满脸镇静,并未因本身的身份而窜改,对她多了几分赏识。这个mm认的不错。夏婉发觉蓝怡的神采比昨日好上很多,便又问道,“mm本日面色倒是比昨日好些,昨晚看来睡的甚好,宝宝定是个早晨睡觉乖的。”
蓝怡掰动手指头算了半天,“普和六年相称于北宋初期了,公元十世纪末。”
“瞧mm说的,这几本书籍就是带了来打发路上光阴的。”夏婉抬手从檀木书箧里取出一本较厚蓝皮书递给蓝怡,“想来mm也是与我一样不常出远门的,咱大周地广物丰,实在不是我们能想出来的,这本地志我瞧过几遍了,记录的倒是非常详细,mm可拿去看看。不瞒mm,若不是你姐夫在梅县做个小吏,姐姐我也是拿不到这书的。”
怀揣《大周地志》回到客房,蓝怡哄睡宝宝后便净手开端翻读。
公然,地志记录登州物产丰富,地步以旱地为主,莳植麦、粟和稻为主,水稻又分为籼稻、粳稻、糯稻和占城稻(地志上说是这类稻子在大周莳植面积最广,是良好种类)等种类。除了这些首要作物,登州还莳植油菜、大豆等粮食作物,并未见土豆、红薯,蓝怡不由有些遗骸,要晓得她但是最爱土豆红薯的。至于物价,书上倒是没甚么详细记录,只写了一笔饱满颗粒的小麦一斛贵时要卖到万二千钱,蓝怡默算了一下,也就是一斤八十文钱,她还能接管。
双手捧着这本有些分量的蓝色封皮线装诗稿,被“草堂集”三个大字晃瞎了眼睛!
提及地志,传世至今最为驰名的恐怕是唐初魏王李泰主编的《括地志》,不过这部书也已经散失了,其范围如何蓝怡天然不得晓得。这本《大周地志》比在夏婉处看到的《草堂集》倒是厚了很多,书的作者落款是柴公常,此人蓝怡也并未传闻过。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