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条山战役[第2页/共7页]
在守军全线败退的同时,日军以上风的兵力和狠恶的炮火占有了先机,敏捷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冲破了中条山地区的全数防备阵地,前后占据了垣曲、济源、孟县、平陆等县城及相干的关隘据点,封闭了黄河北岸各渡口,完成了对百姓党军队的表里侧两重包抄,随即转入第二阶段的作战――对数路中国守军各阵地,几次扫荡。以西线为例,日军“各兵团自11日并排向北返转,然后又自5月15日再次转向黄河线,如此再三几次停止篦梳扫荡,一向停止到6月10日。在如许几次扫荡期间,各兵团所到之处毁灭了仇敌(按:日方的说法,指百姓党军)三千至五千名”。守军主力在蒙受惨痛伤亡后前后突围:第3、第15等军残部在第5个人军司令曾万钟带领下西渡黄河,转到洛阳、新安一带清算;第93军主力在摆脱尾追的日军后由禹门口度过黄河进入陕西韩城境内;第98军一部在军人敏的带领下进入太岳山区;第43军向浮山、翼城间转进;第9军主力在道清路西段和济源山地游击数天后,别离由小渡口和官阳渡口南渡;……百姓党中条山守军大部退出中条山地区,中条山战役落下了帷幕。
“另有闻喜敌36师团先头军队3000余人,向公秉藩第34师戍守的野峪、十八坪、唐王山等阵地猛攻,并敏捷攻陷唐王山。公秉藩构造军队反攻,光复唐王山四周阵地,但因其右翼友邻军队防地被冲破,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又令公率部驰援马村(按:马村系第5个人军司令部地点地),第34师便放弃唐王山阵地,退至胡家峪。”
东线:日军“右翼以温县为建议点,先头步兵5000以上,马队千余,炮20余门,飞机数十架,战、汽、装甲等车共百余辆,沿黄河北岸突进。”“中心以沁、博为建议点,一股先头千余,循沁济大道西犯”,“另一股先头2000余人,附炮十余门,于窜陷西向义庄后,继向捏掌、紫陵、东逮寨、留村一带猛扑。”“同时,沁河北岸3000余人,以飞机十余架,炮二十余门,强渡沁河。”守军第9军裴昌会所部在劲敌打击陷实施节节防备,节节后撤。8日午,即放弃济、孟两地,向西撤退。在全线败退的情势下,第一战区长官部号令第9军“以主力于封门口北既设阵地,拒止沁、济之敌西犯,以一小部对敌侧击”。第9军摆设新编第24;师主力、第54师张团守封门口一线,第47师和第54师驻王屋的独立第4旅等在孤山一线游击。封门口系日军西进必经之要隘,日军势在必夺。久攻不下,再行增兵。自9日上午苦战至10日晨,终为敌破。这时,中路日军已于8日晚攻陷垣曲县城后,分兵打击邵源。长官部号令第9军主力“由官阳南渡,以策应河防”。11日,日飞机百余架轰炸封闭官阳东西渡口,第54师在蒙受严峻伤亡后渡至河南,其他各师团退至封门口至邵源以北山地。12日,该路日军一部占据黄河沿岸各渡口;主力则沿封门口西进至邵源,与从垣曲东进之敌汇合,完成了对百姓党第14个人军的外线包抄。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