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所见 所闻[第3页/共3页]
看来这绍兴处所官员,最起码还是勤政。
史弥远,误国误民,真是该死!
薛坦看着赵竑,眉头紧皱,感慨而发。
从开封一起东下,过了淮河,经扬州、镇江、姑苏,再到杭州,便利快速。
许胜冷冷加了一句,人间复苏。
“殿下,这仿佛是金人使节的战船。”
彭义斌这家伙,竟然打到了河北,当真是让他出了一身盗汗。蒙古雄师兵锋正盛,一旦河北平原铁骑冲锋,彭义斌部下这些乌合之众,恐怕真不是蒙军的敌手。
“朝廷没有旨意,忠义兵也敢进犯金人的使节吗?”
“别不平,我还真懂。”
当官不做事,自古皆然,何况大宋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又有甚么值得他如此大动肝火?
赵竑一怔,脱口而出。
赵竑嘴里的“殖民”二字没有说出。他现在本身难保,说这些狗屁话,实在是瞎操心。
“殿下,这类事情,派小人去就行了,何必你亲身前来?”
李全固然放肆,许国也是个蠢货,成事不敷、败露不足。
“这还用问,决事于房闼,操权于床笫,淮东制置使许国、四川制置使郑损,两位边臣,不都是史弥远的亲信吗?”
本来,民风荏弱的江南之地,也有如此的慷慨豪放之士!
赵竑下认识问了起来。
赵竑点头感喟一声。
没有大宋朝廷旨意,忠义兵也敢攻击金人使节?
他是不懂,莫非赵竑就懂吗?
看到赵竑的目光扫了过来,薛坦从速拱手施礼。
“临安城四周,有海军吗?”
有侍卫低声嘀咕了出来。
大宋朝廷不能奖惩清楚,光想着以夷制夷,岂不知摆布不奉迎,还寒了天下忠义之士之心。
李唐黑着脸说道,对大宋朝廷做了最精准的概论。
固然刚进仲春,但江面并没有冰冻。去绍兴固然能够陆行,但江南水网纵横,又有浙东运河之利,乘船比骑马还要便利。
说话间,载着金人使节的战船已经驶过,世人却谁都没有在乎。
来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对于冶铁,他还真有些心得。
“读书人嘛,还是有好的。比如辛弃疾和陆游,都是铁骨铮铮的好男儿。再比如殿下,自比秦皇汉武,不也是读书人吗?”
薛坦轻声说道。他脑袋里这些东西,还都要拜他祖父薛极的教诲。
“薛监造,劳烦你了。”
“殿下,又碰到那些看不惯的事情,又生机了?”
“殿下有所不知,本来有淮东制置使贾涉任上,还能压抑几分山东的忠义兵。客岁年底贾涉病死于任上,新任淮东安抚制置使许国到任今后,压抑北军,凡北军与南军有争论,不管曲直皆罪北军,裁扣朝廷犒赉北军的物质十之七八。如许做,迟早闹出祸端!”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